宁波镇海:教学相长,并肩向前——记2020学年第二学期镇海、江北、高新三区小学科学培训活动
为加强区域教学交流,提高科学教师教学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打造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宁波市“2021年镇海、江北、高新三区小学科学联合研修培训活动”于4月19日举行。本次活动由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承办。来自三个区的优秀青年教师带来三堂精彩的研讨课,分别由江北实验小学罗宁执教《我们来做“热气球”》,高薪区贵驷小学郑科峰执教《点亮小灯泡》,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洪黎明执教《增加船的载重量》。三个区的小学科学教研员张海波、钟伟东、阮建勇三位老共同师策划并主持了本次研修活动。
洪黎明老师带来的新教材五下《增加船的载重量》一课在铝箔船的设计环节引导学生充分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的问题,探究船的底面积、船舷高度、体积大小等因素与载重量的关系。让学生在研讨中进行思辨,真正体现了重心下移,学生立场,让孩子自己来。这个过程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和提高,学生是真正有收获的。
郑科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趟别致的《点亮小灯泡》。整节课中,孩子们跟着郑老师的思维,逐层深入,对如何点亮小灯泡有了全新的认知。课中,郑老师从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夜景开始,让孩子们感受点亮小灯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之后,郑老师让孩子们观察了小灯泡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导线、电池的特征。这为之后孩子们点亮小灯泡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所以在之后的探索环节,三年级的孩子们也顺利点亮了小灯泡,并能从自己的实验中总结能点亮小灯泡的一般特征、短路、断路等情况。最后,郑老师利用自制教具,让板书中的小灯泡亮起来了,不仅使整节课达到了高潮,更让孩子们再一次感受正确电路的连接方式。
罗宁老师在《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中使用了有结构的材料,将大矿泉水桶进行改造代替纸筒,并采用燃油罐和固体酒精作为热源,使得实验效果好又有安全保障。罗老师亲切又严谨的教学方式,让二年级的孩子们享受在科学的氛围中,久久不能散去。之后,罗老师理论联系实际,将本科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让课堂知识跳出了课堂,走向了生活。
在课后点评环节,高新区的王豪挺老师、江北区的赵德成老师、镇海区的盛慎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剖析。三位老师在点评中提到:科学课既要重视实验,更要在实验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正所谓“做思共生”,这应该是所有科学老师的共识。探究的科学课堂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活动。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课堂应当有两条主线,思维一条线,实验一条线;两条线相互缠绕、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思考为实验进行导引。就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一样,没有思维伴随的实验是没有灵魂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更容易发展思维能力,并促进实验探究的深入、思维高度的提升;实验是思维的躯壳和承载,思维是实验的导引和灵魂;观察、实验需要科学思维作指导,科学思维又可在观察、实验中得以训练与提升。
三个区的科学老师们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更加对科学课堂要实现既加强实验教学和探究活动为核心,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理念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追求“简约的课堂”、“纯净的教学”和“真实的探究”,一步步接近和实现“真正的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