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浸润体验 小学科学教师90学分培训第五次活动
水润万物,雨生百谷。2021年4月22日,钱塘区小学科学教师基于科学教材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和实施90学分培训活动在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开展。全区90学分成员班的老师以及部分专职科学教师在区教研员方亚琴老师的带领下,开启第五次项目式学习设计实施研讨活动。东道主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校长魏强和副校长、特教教师、正高教师李霞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课堂展示、模拟上课、评课互动及专家讲座的形式展开。
课堂实践呈思想——学为中心
第一节研讨课是市附校的倪然老师带来的《种子的传播》 ,倪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微项目化的形式重构本节课。
课堂一开始,倪老师就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导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抛出挑战项目:制作种子或果实模型。倪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iPad,让学生利用iPad自主学习各种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共同特征以及传播方式,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结合种子的特征,自主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果实和种子模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制作环节,积极探究,仔细沟通,氛围十分活跃,创造力在活动过程中不断闪现。倪老师的课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达成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第二节研讨课是云帆小学的褚珊红老师带来的《电路中的开关》,褚老师创设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
褚老师利用实物板贴和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构开关模型和电路结构模型。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开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之后,再以微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挑战项目: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控制红绿灯的开关。在展示评价的环节,学生们站上讲台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产品,其他组成员提出合理的迭代改进的建议。这个过程让学生试着像工程师一样经历项目化实践的过程,有设计,有改进,还有评价交流,体现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评课互动长思想——观点纷呈
互动环节,首先是河庄小学李婷婷老师的模拟上课《电路中的开关》,李老师从生活中开灯关灯的情境出发,直接引出课题,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开关结构,了解开关的工作原理,为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开关进行铺垫,再通过项目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开关。李老师温柔大方又富有逻辑的模拟上课方式,深受与会老师的好评。而后文海小学的罗静老师、月雅河小学的邵红伟老师、下沙一小的张函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观课比较进行了观点碰撞。李霞老师肯定了几位年轻教师的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同时也给在座的老师们提出三个问题,与会老师们积极讨论。
专家讲座亮思想——行中见真
下午的活动是由李霞老师带来的《新课程下小学科学思维课堂教学从策略到模式》专题讲座。李特先为大家分析了科学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以及学科特点与学科思维的关系。她又结合附校的启慧思维课堂,给在座的老师们分享了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李特强调项目学习最后的落足点是知识的可迁移和应用,而相应的教学策略的决定则是取决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估。
讲座结束后,李特走上讲台,给在座的老师们上了新教材二年级《神奇的材料》一课。李特用她亲切的语言,独特的教学方式,将神奇的材料的秘密娓娓道来。老师们在下面也重新体验了一回学生听课做实验的感觉。李特安排这样独特的学习互动方式,旨在让老师们明白: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好地设计出基于学情的课,从而激发孩子自主建构核心概念。
总结提升凝思想——探索不止
最后,钱塘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方亚琴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方老师强调项目化学习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建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关键能力。她希望老师们在项目化学习的大背景下,正确理解科学新教材,能够用项目化的教学理念重组重构教学,适当将将项目中的几个关键要素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开展适合学生的基于教材的微项目式学习方式。
充实且有趣的培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离去时老师们依然意犹未尽。让我们带着此次活动所学所思,继续前行,在项目式教学的探索路上插上理想的翅膀,扬起自信的风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撰稿人:市附校 董冬雪 审稿人:区教师教育学院 方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