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曙:宁波市海曙区雅戈尔实验学校【宁波市第六批小学科学教学优秀实践基地评审资料】
农植园基地总结
宁波市海曙区雅戈尔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学校有较大部分外来务工子女,从小受到较好的劳动教育。加之儿童天性使然,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感与向往,对仲裁、种花、植树有着浓厚兴趣。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小学科学组提出了因地制宜,在学校周围开垦了300多平方面积的土地,作为我校科学植物园实验基地。这样既能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又能让他们亲近生命的成长过程。
自2008年起,我校科学组就发动学生在家进行植物培养种植,并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后带至学校分享,这一活动受到了孩子与家长的欢迎,在2015年搬入粮丰街校区后,利用粮丰街校区的活动场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科学种植活动。
一、组织管理体系
(一)组织机构
1.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成立“科学农植园实践研究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资助、制度体系保障等措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组长:沈世军
副组长:吕延儿 胡辉春 方丽芸
2.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成立“科学农植园实践研究基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我校科学教研组、德育处领导、各班主任、校外科学指导员组成,负责制定教学计划,指导实践活动进行,推进实践基地与劳动教育的结合。
负责人:吴威、吴志骏
二、现有情况说明
1.基础条件
自2015年起,我校陆续开辟科学农植园实践基地300多平方米,聘用家长志愿者为校外科学指导员2名。在校领导指导下,科学小组拟定了科学实践基地的大方向,并制定了详细地科学植物园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制度。为了实现家校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达到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两大目标。
(1)我校与熟悉农事的家长志愿者建立家校互联,依托家长的技术优势,联合开展富有趣味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校外科学指导员与我校科学小组共同探讨适宜学生的科学种植活动和相关问题,既增加我校参与科学种植活动教师、学生劳动技能提升,也提高我校相关系列德育活动的进程,为学校德育活动提供动力。
(2)我校建立科学农植园实践基地,主要承担我校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参与学生目前针对一到五年级学生。后期新校舍搬入后,将有400平方的实践基地投入使用,届时会有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3)我校的科学实践基地,模拟江南“桑基塘”传统生态模式与传统农业播种形式,实践基地提供场地与种子,树苗,相关一系列农具,指导学生种植,观察,体会。通过校内、校外带教指导科学实践体系,既满足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同时也促进家校合作,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劳动和劳动教育互动机制。提升家长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意义的认知和配合。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文化,使学生养成自觉劳动的意识。
(4)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实践操作情况和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积极探索学生实践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评价办法,重视过程性、形成性评价。
(二)实践状况
自我校开展科学实践基地以来,依照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贯彻落实以学生种植,学生观察,学生体验等形式为主的一系列时间教学实践的实施。
(1)理论——实践。2017学年开始,小学科学课开设了一年级科学课。一年级的科学课内容有植物和动物两单元。教师依托植物园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在里面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植物的一些基本的特点和概念,同时,植物园里面有大量的小动物,可以解决孩子们没有实物的困惑。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便利。例如:观察蜗牛、蚯蚓。三年级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认识不同树种、农作物、了解它们的生长历程,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科学探究兴趣的目的。
(2)实践——理论。四、五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实践基地平土、修渠、挖坑、栽种等活动,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了解动植物规律,体会劳动的艰辛、品味成功的喜悦。让师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在劳动中学习动植物的知识。
(3)科学实践活动要良性发展,必须依托家校合作。动植物的观察与养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需要还在课外进行,需要家长配合,例如:低年级的植物单元,学校每年会开展植物养殖记录评比,通过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种植一棵植物,利用现在科技技术——美篇,把学生观察的方法和实践过程记录下来,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动手能力,延续了科学课探究,又加强了孩子与家长的合作。每年的春天,学校会组织各班进行蔬菜种植评比,孩子们对种植非常感兴趣,但是种植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学校通过聘请校外的农民作为学校的科学指导员,对学生有关植物种植的要素进行讲解,例如:平土、修渠、挖坑、栽种等。
三、建设思路、建设内容
1.建设思路
开展劳动教育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环境,从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班级劳动和公益活动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重视科学实践基地发发工作,规范科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管理,加大投入保障科学实践基地建设,积极维护和发展科学实践教学基地。
2.建设内容
明确科学实践教学目标,将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统一起来,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宗旨。我校围绕“节气文化”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农事文化研究活动,通过科学实践体验,了解节气文化与劳动的意义,学会简单的农事技能,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生活的情操。
优化基地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和劳动精神为主题,按照“以生为本”的培养模式,大胆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学校是个大课堂的优势,积极探索中小学科学实践基地的适用方式,逐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基地实践教学环节可分为认识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大模块。
劳动教育是目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建设科学实践基地教学体系离不开成功的基地开放和利用,基地建成后,要通过多种活动与家庭、社会建立合作关系。要将学校科学实践与劳动教育实践相结合,将科学实践、农业体验、职业启蒙基地相结合,开启儿童劳动的社会性。
例如开展的“小农夫•田园体验课程”。围绕农事活动的翻地、选种、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采收、营销等一系列过程,开辟学校的播种基地及学校周边的“快乐责任田”,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节气与农事知识大比拼”加深学生对节气习俗、农谚的了解,将风俗、农谚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育传统节气文化的内涵。
“农作物与二十四节气”观察研究活动,观察节气时农作物生长状况,以及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各班围绕自己班级的农作物展开“家长进课堂”活动,利用家长资源加强观察研究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失败、收获成功,从中掌握简单的田间劳动技巧,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实践精神和耐挫品质。
与此同时,科学实践小组将“农事活动”与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美术等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引导学生来开展项目化学习,把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相融合。科学学科围绕一年四季的农作物展开作物生长过程、形态、特点等项目化学习,研究其中的科学知识。如春分时节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及种植的技术,霜降时节农作物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等。节气文化里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知识,科学项目研究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走进农作物了解作物的生长规律,体会农民农耕的辛苦。
四、资金保障
学校每年划拨1万元左右资金用于购买植物的种子、日常维护、校外辅导员的培训费。
五、基地建设的成效
(一)生态课间的“天时”
1.课间嬉,让下课不再“疯玩”。下课之后,几位学生凑在一起观察自己刚刚栽培下的植物,科学实践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实践体验,下课后不再疯玩,而是进行适合自己的有益科学观察活动,既培养了劳动教育,又促进了合作共享的小组学习能力。
2.处处景,让科学实验近在身边。我校春可赏樱,夏有果蔬,秋有红枫,冬有累柚,东望南塘河,是一所天然的科学观察基地,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开辟专用科学实践基地后,校园“观察”近在身边,科学研究深入学生生活之中。
3.长短时,让科学不高高在上。学校安排了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包括农作物的种植,植物的观察,蚕桑养殖与生态瓶制作等。这些活动或利用大课间活动,或利用综合实践课活动,或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从课程体系角度落实科学实践研究.
(二)生态课间的“地利”
1.教室与廊间——方寸间,我自如:绿豆的发芽,蚕宝宝的蛹化,生态瓶的欣欣向荣,盆栽植物的萌发与绽放,孩子们在小空间、小幅度的科学活动井然有序。
2.大小基地——大天地,我快乐:除除草,松松土,施施肥,量量一夜之间作物生长的高度,数一数青菜新增叶片,闻一闻油菜花香,科学实践基地俨然成为孩子的乐土。
3.果园与农庄——休闲居,我体验:在柚子树下数数柚子,在紫叶李中辨别樱花与桃花,记录花时与硕果,孩子们在休闲式,观赏式,体验式中感受自然的美感,拥抱自然,放飞心情。
(三)生态课间的“人和”
1.“记录式”生态课间活动项目
组织三两好友,去科学实践基地记录小组作物的高度,叶片,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会合作;在老师带领下挥锄松土,让孩子在劳作中明白劳动的可贵;小心观察动物,为小鱼小虾蚕宝宝寻找更舒适的养育方式,让孩子在生命教育中学到责任。
2.“坐标式”生态课间活动途径
由扶到放,“教你学——你爱学——你会学”三个阶段的成长
(1)教你学:“牵手式”引导,学校专业老师与校外科学指导员齐上阵,帮助低段学生认识作物,了解作物,熟悉场地等等
(2)你爱学:“自助式”选择,在中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作物,用责任制培养种植自己想要的动植物,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手抄报,画,观察日记,美篇记录等方式进行分享。
(3)你会学——“创新式”参与,孩子们推陈出新种植作物,感受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带来的快乐。
附件:
在旧校舍(原段塘学校),开展凤仙花等植物的种植与观察
新校舍(粮丰街165号),一个班级下水尝试植物田的种植与维护
学校领导为校外辅导员颁发证书
凌彬校长(海曙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来视察学校基地
学校实验基地建成 校外辅导员在帮忙整理基地
凌彬校长(海曙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来视察学校基地
三位科学教师在植物基地对学生进行
校外指导员在给学生进行种植技术和植物特点的介绍
校长和孩子一起探究土壤和植物的幼苗
学生在课外享受着植物园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大丰收了!学生的喜悦
学生作品(一)
俞书涵 http://url.cn/5WhjQzV
姚梓俊 http://url.cn/5dC2gRD
朱丹 http://url.cn/5Eq5Z1Q
龚佳辉 http://url.cn/56Yuxdh
杨玮凡 http://url.cn/55YmEe2
姜恩责 http://url.cn/5qSw48q
郭淑宁 http://url.cn/555JMho
何翁欣 http://url.cn/5XFCelG
舒瑞晨 http://url.cn/5WPcSyE
马雨馨 http://url.cn/5E5tELl
吕雪琪 http://url.cn/5A0wZm1
徐佳欣 http://url.cn/5mZbu3k
刘智琦 http://url.cn/57bFonK
杨采薇 http://url.cn/5kJiB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