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辩证探究,“做”“思”共进
——课程至美 美在思辨
2021年5月12日,临平第一小学首届学术节科学思辨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临平一小世纪校区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课程至美,美在思辨”为主题,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邵锋星老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区教育研究发展学院科学教研员卫金荣老师、李福生老师,以及来自余杭区、临平区各兄弟学校科学老师,共寻思辨之美。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分为课程研讨、专家点评与专家讲座三大板块。由孙培琳、刘坤老师通过两节研讨课带我们领略宇宙之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进行专家点评与讲座,最后由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邵锋星老师为我们带来一节展示课与主题讲座。
孩子们以VR眼镜体验开启了宇宙之旅
一、课程研讨
第一节课是孙培琳老师执教的《仰望天空》,孙老师在课前给孩子们做了前测,并利用韦恩图整理比较日月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在学生原有的模糊“近大远小”概念基础上深化主题,让孩子们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对日地距离与月地距离的差距、比例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孩子们亲历实验,既培养了他们细致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学会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并激发孩子对天空的好奇心,点燃乐于探索星空的热情,为以后自主思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课是刘坤老师执教的《地球——水的星球》,本节课刘老师首先通过观察地球仪,带领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上水资源的特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给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试着比较海洋与陆地的面积大小。并且改进了数格子的方法,创新教具,转化为称量陆地与海洋毛毡的重量来量化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体现了思辨之美。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学生对陆地和海洋的大小比例有个大致的了解——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也启发孩子们珍惜水资源,从课堂中得到了情感启示。
二、专家点评
在两堂精彩的研讨课后,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首先徐老师对两位授课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孙老师的前测活动要求明确、到位,使得学生活动效率高且完成充分。刘老师的课堂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的转化,“精准测量,模糊表达”,获得了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专家讲座
徐春建老师带来主题讲座《强化科学思维 关注科学论证》。徐老师强调,现代科学教育应更注重理论构建,即学生“动脑想”。现在的课堂经常给学生大量的时间用于实验探究,而忽视了试验后分析数据结果、思辨、论证的过程。科学论证即利用科学的证据,建立科学的理由以支持科学主张。而学生个体论证是集体论证的基石,所以徐老师提出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安静思考1分钟再进行小组讨论,使每位同学的思维都能得到提升与发展。
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邵锋星老师首先与204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观察鸡蛋》。邵老师亲切又思维犀利,循循善诱,课堂从一个有趣的活动开始,孩子们要闭着眼从袋子里摸出一个鸡蛋!从而自然引出了孩子们对鸡蛋前概念的认知。然后剥开手中的熟鸡蛋,观察老师下发的生鸡蛋里面有什么,通过填空成为小小科学家的模式大大激励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发展,引人深省。
邵老师也带来了主题讲座《做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首先强调了科学观察的重要性,运用多感官,并借助工具、仪器,从而准确地进行深入观察。并结合丰富的课例为我们讲解了如何整合大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思维的主人、课堂的主人。邵老师还展示了许多他的创新教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巧妙地设计、改造就能达到十分理想而直观的实验现象。最后针对论文地撰写和标题进行了研讨与指点,令人受益匪浅。
四、活动小结
最后,我们邀请到了区教育研究发展学院科学教研员卫老师,为我们做活动小结。卫老师对今日的“思辨型“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科学教育应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方法,为临平一小将来的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启示与指引。
科学美育是对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让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所融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让其感受科学自然的生活之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让其领略科学实践的创造之美。勾连理论与实践,互通课堂与生活,我们一起追求科学方法之真、态度之善、思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