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时代学术周|基于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实践研究
2021年5月21日,杭州市时代小学2021年春季学术周学科最后一场——科学课堂实践研究在小礼堂举行。这个在本周被高频使用的小礼堂依旧热闹非凡,来自全国陕西、云南、江苏、山东、内蒙古以及省内各地的老师们济济一堂,共赴一场科学教学的视听盛宴。
学术周科学专专场的活动丰富多彩,时代特邀了著名特级教师、“科学狂人”陈耀老师作家庭实验室的讲座,邀请了上城区小学科学研究员进行评课议课。此外与联盟校之间作项目化学习的研讨交流,以及分享时代家庭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等。
NO. 1 课堂实践
《模拟点亮照明电路》和《海塘工匠》
首先,时代小学的鲍心如老师带着四(3)班学生向大家展示了一节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课《模拟点亮照明电路》。鲍老师引领学生们,从离他生活最近、最熟悉却又没搞明白的“一灯双控”开关,提出本项目的驱动问题:如何利用简单又特别的LED、导电布胶带、纽扣电池、回形针等材料,自制一个能实现单独控制和搭配控制的一灯双控开关?孩子们在丰富又真实的材料中,经历开关的设计、制作、检验、改进的项目化学习过程。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将“有效失败”的理念融入到项目化学习设计中,学生通过设计后直接进行制作,因此有近一半的同学有“有效失败”的经验作铺垫,而后教师让成功的小组和待改进的小组通过介绍自己制作的开关,让学生对“一灯双控”的核心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经过自己的认知和加工,建构科学概念。最后,鲍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在家里,进行“点亮纸屋”的家庭实验项目。
第二节课,由来自临平区杭海路小学的钱舟奇老师带着六(1)班的学生,学习了UOI(超学科主题课堂)《海塘工匠》。钱老师从杭州钱塘江的海塘引发课堂项目驱动性问题“如何最多用12块条石堵住3d打印的海塘缺口模型”,引导学生通过先设计画平面图再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各组通过讨论用便笺纸的形式全班形成需要评估海塘的多个因素,并进行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种经济实惠效用度高的微模型制作”第二次挑战活动。在课的最后,钱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能用家庭实验室项目的方式继续进行关于海塘的微项目研究。
两节课中,同学们善于动手,敢于思辨,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精彩的表现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O. 2 观点报告
《基于项目的家庭实验室建设》
科学教研组长张忠华老师分别从普及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大家庭实验种子项目中分享了时代的经验和做法。作为家庭实验室联盟校,未来,时代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家庭实验室活动,吸纳更多的家庭一起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体验家庭实验室课程的魅力,也让更多的孩子从该课程中受益,不断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感和自信力。
NO. 3 专家点评
在上课的两位老师进行简短的说课之后,上城区小学科学研究员闻蓉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非常肯定两位老师能够基于教材进行项目化学习,认为项目化学习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堂,注重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她从目标指向、注重实践、反思改进、注重差异、交流展示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闻老师倡导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化的理念改进日常教学,以大单元视角整合教学内容,梳理出每个单元项目化学习整合点,运用项目化学习的理念、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实践中习得核心概念,发展高阶思维。
NO. 4专家报告
浙江省特级教师陈耀作了《以家庭实验室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的讲座。他从一个“杨梅少年”的故事开篇,充分说明,用好家庭实验室,可以成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他建议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以家庭实验室为载体,打破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科学间屏障,达到多学科融合,多维度发展的目的,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他认为家庭实验室是超学科的,以传统文化来重构整个教育的生态;家庭实验室也是超空间的,以校内校外镶嵌融合;家庭实验室亦是超时间的,用长时间的探索追溯终生。最后,陈老师还分享了家庭实验室的核心运作模式——六脉神剑“阅读、探索、写作、演说、展示和评价”,希望科学老师能把眼界从学校投向广阔的山野,看向广阔的田野,投向学生生活的家庭,让家庭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全国家庭实验室联盟学校,我们将继续推行课上实施微项目学习赋能学科教学,课后借助家庭实验室拓展探究时空的模式,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都能体验科学探究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