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探索“灵动的学习” ——2021年温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
以灵动的学习,促完整的生成
——记2021年温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
五月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2021年5月24日上午,伴随着精彩纷呈的暖场节目,温州市小学科学界的盛宴——2021年温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在龙港市江南实验学校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学前)教研室主任施昌魏、龙港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吴春敏、各县市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出席了活动。此次活动为期三天,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龙港市社会事业局教师发展中心协办,龙港市江南实验学校承办。来自各县市区小学科学教师代表、施昌魏名师工作室成员、温州教师教育院周琼莉教师携骨干班成员近三百人参与现场活动。
龙港市江南实验学校 陈国星
龙港市社会事业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吴春敏
开幕式上,江南实验学校校长陈国星致欢迎词,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学校的办学故事,分享了以“老师幸福工作,孩子快乐成长”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与实践。龙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吴春敏主任代表龙港事业局和龙港全体科学老师,对龙港能承办高品质的温州市一级教研活动表示感谢和祝贺,她介绍了龙港科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对此次活动将为龙港小学科学教育的带来的促进作用充满期待。
【同课异构,各展其长】
本次评审活动共有17位老师代表各县市区和市直属学校参加。评审活动分三个环节:理论测试、实验操作和课堂教学展示,全方位展示每位参赛老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17位老师根据8个课题同课异构出17堂别出心裁,凸显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思维课堂。
课题一:《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胡志勇老师“以光从空气到水中是怎样的”进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并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动手观察,课堂学习以逛“博物馆”的形式呈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行合一,体验科学的美。
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游安惠老师创设生活情境,设疑“光从不透明物体到透明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思维卷入。课堂活动以逛游览区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趣味中体验,在体验中揽获新知。
课题二:《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陈祥老师通过参观展板——选工具剥核桃——观察评价工具箱中工具,学生在参观、体验、思考中认识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视频介绍我国近几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一起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温州道尔顿小学魏朝养老师以“今天的课有点儿烧脑,我们来点核桃补补脑”开场,学生从体验徒手——用常用工具——用专用工具剥核桃,活动环环相扣,拼图法讨论也层层升级。最后通过项目化的真实问题情境把一个单元的课程都做了联系,体现了单元起始课的特点。
课题三:《斜坡与斜面》
瑞安市马屿镇第四小学王晓峰老师以解决“古人夫妻”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学生思维卷入,共同探讨用斜坡和连筒的作用。之后王老师以“建一个斜面阶梯”为导向,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继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瓯海区潘桥第一小学杨约翰老师从帮助大山里人们解决问题出发,搭建场馆,激起孩子们探索兴趣,从完成“搭建连管,把石块从山顶送到山脚”——“搭建连管,把水从山顶送到山脚”——“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直接提升和沿不同斜面提升大米至山顶”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探究中体验斜坡与斜面的作用。
课题四:《不简单的杠杆》
经开发区沙城镇第三小学胡笔嘉老师从生活中各种简单工具的使用,聚焦撬棍揭示主题。利用学生熟悉的铅笔橡皮模拟撬动重物,从而引出杠杆的三要素。胡老师的教学环环相扣,注重孩子的思维发展。
龙港市第一小学陈静老师从建设暑期种植实践基地情境出发,围绕如何解决搬运大石头问题展开,从预测—实验—结论—运用四大环节逐级深入、抽丝剥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的真谛。
课题五:《改变运输的车轮》
泰顺县文祥小学林小乐老师从“如何将大箱子推到路边”的生活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流动的车轮博物馆,充分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
文成县第三实验小学邱文丽老师从古至今的运输工具出发,将科学课的学习从“书本”走向“生活”,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也收获了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视角解读生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龙湾区滨海第一小学李若思老师利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给活字印刷术申请专利。在真实体验中,学生对比、剖析两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优劣。并让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究龙港印刷术的发展史,从课堂走向生活。
课题七:《信息的交流传播》
洞头区大门镇中心小学李慧老师以制作独轮车为支架,让学生在深刻体验后研讨不同信息传播工具的差异,认识到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工具,也认识到人们对信息交流的需求,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董跃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编织畚斗手艺导入,让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各种民间手艺。以制作独轮车为支架,以文字版和视频版的对比体验,让学生切身体会两者各自的优劣。
课题八:《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温州市籀园小学施李纳老师由身体时钟携带的秘密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方式会对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并让孩子查阅资料,思维导图梳理信息。施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温州大学城附属小学陈翔老师由流浪地球引入课题,选择恢复地球运动形式,快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陈老师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氛围,通过地球资料库证据收集,不同观点间辩论,学生思维充分卷入。
永嘉县外国语实验小学邵双双老师以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为背景切入主题,通过对比数据,资料阅读,思维导图构建,了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整堂课邵老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投入思考,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专家引领,蓄势扬帆】
瑞安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王小梅老师对六年级新教材进行简单的解读,通过现场提问互动,王老师的针对性解答消除在场老师对新教材的困惑。
温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施昌魏老师就“以灵动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完整的成长”主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施老师强调本次评审过程既侧重对课堂教学能力的考察,又兼顾了教师的综合素养的体现,并对本次活动环节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做了简要的梳理总结,提出一些建议,让参评的老师们更加明晰一堂好课的标准,也让在座的听课老师们受益匪浅。
最后,施老师宣布了此次课堂评审的单项成绩和总成绩的排名情况。
龙之潜渊,港(敢)跃九天。
在龙港举行的“历时三天,需过三关”的温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落下帷幕。此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温州市各县市区间课堂教学的交流,展现了团队研究的课堂风采,为教师们搭建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借龙港这个新兴城市的朝气,又一批教学能手在这里脱颖而出,为温州小学科学教育团队注入新鲜的力量。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坚持以灵动的学习促进课堂完整的生成,最终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新的发展。
(摄影:雷善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