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聚焦真实探究,培育纵深思维
杭州西湖:聚焦真实探究,培育纵深思维
----西湖区项目制名师傅盈、吴晓工作室教学研修活动掠影
西湖区项目制名师傅盈、吴晓工作室,是分别以小学科学首席教师傅盈、吴晓领衔的两个跨校教科研骨干团队,其成员主要来自区内12所学校的科学教研组长。11月10日,两位名师工作室以联合教研方式在杭州市文新小学报告厅举行教学研究活动,并向区内一线科学教师开放观摩。本次活动既是对三年(2021-2023年)项目制研究工作的启动,也是小学科学新教材教学实施的探讨聚焦。
为助力名师工作室研究、引领、辐射功能的高质量发挥,两位名师的工作室特聘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来文教授为学术顾问。来教授承担小学科学教程教法的本科教学、硕士导师,是省市名师培养工程科学学科首席导师。她欣然受聘并表示,能有幸参与工作室的成长,并将其作为课程学术研究的实践基地,实现高校课程理论研究与小学一线教学教法的无缝联结,这样的携手其价值与影响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今年秋季,《科学》五年级新版教材正式启用。本次教学研讨即为聚焦第一单元《光》的教学实践展开复盘。研讨氛围三个环节:
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的黄欣老师《光》单元教学的亲身实践作了分享。她从课程标准中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新旧版教材内容的对比切入,对应梳理出本单元概念的发展线索,指出:新教材更加聚焦在对光的本质的认识以及光的性质的应用,以“光的传播”为主线开展螺旋式递进学习,对光的传播过程中发生现象及对现象的解释,逐步理解“光是能量的表现形式”;教学中,更需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科学概念;尤其要注重单元课与课之间内在逻辑结构的把握,在探究实践中推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深度发展。同时,对新教材改版内容、实验设置意图与学生学情之间的联结效益提出了困惑,引发大家的共鸣。
“光”的认知对小学生是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些自然或实验现象来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等,从而归纳总结科学规律来形成科学概念。 那么如何让现象变得更明显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呢?基于前期单元教学总结、经历工作室的复盘式试教后,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的毛明敏老师、嘉绿苑景汇小学的邵俊蕾老师分别就《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吗?》《光的反射现象》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两位教师都着力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进行了优化:毛老师以光在面粉盒中的现象为问题情境,从猜测-理解材料-使用材料-开始试验-结论汇报展开一序列的探究与思辨,挑选了塑料片、硫酸纸、相片纸三种材料,让学生能清晰地区分开光传播遇到具有典型阻碍时(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现象并总结规律;邵老师以有趣的激光打靶游戏激发探究兴趣,再借助特制镜盒和分光器,观察不同位置光源经过镜面的传播路径,通过绘制线路图比较发现入射光(角)与反射光(角)沿中心虚线对称的规律,结合大量角器的板贴使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利用学具设计让实验操作变得更加便捷准确、利用微课制作让指导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听课老师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来文教授随后作出点评与引领,她充分肯定了课堂研究的实效,认为两节课都积极体现了基于学生真实的探究,注重培育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深度学习。
同时她针对一线老师执教困惑,进行了专业的启迪。她强调教学中没有必要指导学生从光的本质去认识光,但是教师对光本质的认知会影响到学生概念的建立。因此要达成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对“光”的专业知识储量。她帮助老师们梳理了光学发展历史、光的本性认识学说(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分析《光》教学内容在相关概念中的地位引导大家理解如何在一个系统中(“光与能”)来设计实施“光”的教学,并对上述两节课的环节推进、实验方法、学具设计与应用情境提出了优化建议。
工作室首次联合活动圆满结束,成员们一致表示这是一场高质量的教学研修,不仅有助厘清教学困惑,更是对自身专业思维养成的提点。相信在傅盈、吴晓两位名师的带领下,在高校专家的助力下,项目制工作室团队在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中乐于探索、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共研、共磨、共学中携手共进,智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