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疫情猝不及防 教研永不停歇——记萧山区小学科学新教材六年级“能量”单元网络研讨活动
萧山区小学科学新教材
六年级“能量”单元网络研讨活动
由于疫情,12月10日萧山区小学科学新教材六年级“能量”单元研讨活动在线上举行。此次线上研讨活动邀请到萧山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杨春晖老师莅临指导,试教团队一起参与。
在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的引领下,组长沈雅飞老师组织“能量”单元试教团队认真研读教材,进行试教网络研讨,修缮教学,最后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完成了录课、评课与线上研讨。
★第一次网络研讨:研读教材,初步设计。
★第二次网络研讨:试教分享,修缮教学。
★第三次网络研讨:观课研讨,评价小结。
第一节课是贺知章学校马和萍老师执教的《各种形式的能量》。马老师利用学习单和丰富的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结,极大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第二节课是瓜沥三小汪钢钧老师执教的《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汪老师用“我是小小调查家”的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两个老师家用电量悬殊”的对比情境,引发学生激烈讨论与思考,深入地研讨使学生感受能源消耗的巨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节课是明德小学冯思思老师执教的《电和磁》。冯老师引导学生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的实验。“小奥斯特”们在重演实验中真实感受到了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的神奇,进而引发学生对电和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第四节课是高桥金帆实验学校郝晶晶老师执教的《电能和磁能》。郝老师以“挑战——搬运大头针”这一有趣的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对电磁铁的探究热情,以学生真实实验数据为基础,引发矛盾,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顺利生成了对电磁铁的理解。
第五节课是高桥金帆实验学校张佳敏老师执教的《电磁铁》。张老师采用一详一略的方式,先详细讲解第一个实验,第二个则由学生自行设计与实验,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自主探究,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第六节课是靖江二小何峰老师执教的《神奇的小电动机》。何老师通过“拆”“猜”“测”三个活动,层层推进,学生亲自揭下小电动机神奇的面纱,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七节课是党山小学潘盈超老师执教的《能量从哪里来》。潘老师通过暗箱激趣,巧妙地设计了多个不同能量发电的挑战任务,将实验、阅读、视频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学生在不断深入的学习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能量的转换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此次评课是以“观察量表”为依据的方式展开,九位老师都带着一颗赤诚学习的心来评课议课。每位老师在正式进行评课之前都做了用心的观察和充足的准备,观课是由每位老师提前录课上传,每位老师在两天时间内需至少完成观看三位老师的录像课并完成对课堂、对学生一至两个维度的观察量表,根据所完成的观察量表来进行对各位老师课堂的评价。
评课的内容也因“观察量表”而丰富且有深度,“观察量表”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展开课堂评价。例如评课老师从学生在课堂语言流动观察表中去了解学生上课的回答交流情况,有针对性的为上课老师提出提问、追问、学生引导的建议。从学生上课情绪观察表中分析学生的情绪起伏变化,引发上课老师对教学设计的新思考,如何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乃至对实验材料的新探索。这是一次以学生为主题的交流,是一次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一次心与心的交互,每位老师都敢言、能言、精言。这样的评课离不开每位老师在背后的努力付出,离不开杨老师的引领和沈老师的组织带领。
最后由区教研员杨老师对本次新教材研讨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杨老师在班级记录表、板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以及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将目光聚焦到孩子的身上,高效的学习需要取舍。杨老师以科学课的选择为引,从教与学的选择、取与舍的选择、做与说的选择三方面内容展开,探讨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引发老师们的共鸣与进一步的思考。
让课堂在“选择”中生成,让学生在“矛盾”中成长。
本次试教团队的共同学习与探讨只是对新教材初步探索,相信我们对科学教学探索的脚步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