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新教材、新实践、新评价】2024年奉化区小学科学“教学评研”一体化项目培训活动
近日,奉化区小学科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团队研修项目培训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奉化实验学校(锦溪小学)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旨在推进区“教学评研一体化”改革专项行动,落实新课标理念,做好小学科学一年级新修订教材的培训工作。
本次活动的研修重点为同课异构一年级的课程:《气味告诉我们》
浙师大附属奉化锦溪小学的王咖老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展示了如何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科学教学。她巧妙地运用了小红花贴纸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王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例如,当学生表现出色时,她会立即给予口头表扬和小红花奖励,这种即时的正面反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她还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闻一闻不同物品的气味,通过亲身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江口中心小学的竺静丽老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风格。她注重学生的科学习惯,特别是倾听和交流的能力。竺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不同想法,并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例如,当一位学生说闻到了棉花的香味时,其他同学开始在座位上反驳,竺老师及时引导:“有同学立马举起了小手,好像有不同意见,请你来说一说。”
这种开放的课堂氛围,不仅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竺老师还使用了直观的教学道具,如各种植物和日常用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味的概念。
裘村镇中心小学的俞莹莹老师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一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她设计了一系列观察记录环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系统地记录观察结果。俞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培养了他们的科学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她还使用了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不同植物的气味时,她展示了桂花、薄荷等植物的图片,并让学生亲手触摸和闻一闻,这种多感官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的蒋益娜老师利用评价表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她的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蒋老师设计了“我会倾听、我会观察、我会记录”三个维度的评价表,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评估。对于自评分数高的学生,她还会颁发“科学之星”奖状,激励学生在各个方面不断进步。蒋老师还搭建了语言支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如“我用鼻子闻,发现____的气味是____”。这种语言训练不仅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培养了良好的科学表达习惯。
下午的活动中,各教育共同体的代表进行了分组研讨交流并汇报了各自的成果。大家围绕如何更好地实施新教材、新实践、新评价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思路。特别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如如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等,这些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张宁素、王咖、蔡靖波三位老师联袂带来了小学科学“素养立意”优秀命题案例的分享。她们从不同角度解析了如何在命题中体现科学素养,强调了科学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依标素养有效命题,三位老师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如设计情境题、开放性问题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活动在王世力老师的总结发言中圆满结束。王老师高度赞扬了所有参与教师的积极态度和专业精神,并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他指出,本次研修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新教材的理解,更为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特别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教学,王老师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学中要多采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即时的正面反馈和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倾听、观察、记录等良好习惯。
鼓励学生表达:搭建语言支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注重实践和体验: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王老师的总结不仅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更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未来教学的方向。我们期待着每一位教师都能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共同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撰稿:浙师大附属奉化锦溪小学 竺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