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章鼎儿:《昆虫》

首页    教学研究    优秀课例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章鼎儿:《昆虫》

  

章鼎儿:《昆虫》

 

执教| 杭州市天长小学 章鼎儿

   学生| 杭州市天长小学三年级学生

时间| 1983年

 

教学实录与点评

第一课时

 

学生四十四人分成十一个小组,每人桌上放着一个放大镜、一张白纸、一枚大头针,还有一排大大小小的瓶子,盛着学生自己准备的各种小虫子。

评:分四人一组的目的是集中四人准备的虫子,可以互相帮助认识更多的虫子,同时增加可供观察的虫子种数。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虫子。有些虫子很小,老师准备了放大镜。这些虫子的脚更小,你可以用大头针拨动它,下面垫一张白纸,这样看起来就更清楚了。现在我先了解一下,你们每人采集了几种虫子?(问两位同学)

[生] 我采集了八种虫子。

[生]  我采集了五种虫子。

[师] 他们两人一共采集了几种虫子?

[生]  他们两人一共采集了十三种虫子。

[师] 我看不一定是十三种,可能是十二种,也可能是十种。想一想,为什么?

 

评:观察、实验或思维活动,除了物质的准备、方法的指导准备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准备。在统计虫子种数的活动之前,“到底两个人的虫子种数是多少?我们小组里会有几种虫子?”等潜在问题,便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准备,使得接下去进行的活动正好是学生希望进行的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正好是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这可以保证教学活动收到最好的效果。

 

[生]  是不是他们采集的有些是一样的?

[师] 嗯。要是两个人都采集到了一种蚂蚁,这两只蚂蚁是一种蚂蚁,是不是?

生 是。

[师] 请大家注意,这是今天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

(教师挂出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

1.统计小组虫子种数

2.互相帮助,认识这些虫子的名称

3.给不认识的虫子编号

 

评:需要连续进行几项观察任务时,最好把摘要写在小黑板上,否则,学生会由于专注第一项内容而忘了后面的任务。

 

[师] 都明白了吗?好,开始统计!

(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师] 都统计好了。现在请第四小组说说统计结果。

[生]我们小组一共有十二种虫子。认识的有九种,不认识的有三种。

[师] 给不认识的虫子编号了吗?

[生]是的。

 

评:采集、整理、编号、统计、认识名称……除了为本课的观察、实验、讨论作准备以外,还希望能影响儿童课外的自发研究活动,希望课堂上的模式能起到暗示作用。

 

[师] 我们已把准备工作做好,可以开始研究了。每个小组有这么多的小虫子,怎么进行研究呢?先从简单的开始,请你们数一数这些小虫子长着几对脚?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任务是(把挂着的小黑板翻了过来,背面写着):

数一数小虫子的脚,我们小组发现:

1.脚最多的是……

2.脚最少的是……

3.我们还发现……

 

 

评:脚是昆虫最容易观察的关键特征,昆虫曾被称作六足动物。数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数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这一关键特征,从而顺利地从自发的虫子概念中分化出昆虫概念来。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 哪个小组先发言?

[生]我们小组里的虫子脚最多的是蜈蚣,它有十一对脚,脚最少的是“怪虫一号”,它没有脚。我们还发现大多数的小虫子长三对脚。

[生]我们小组里的虫子脚最多的是“香烟虫”,有十五对脚,最少的是蝗虫,不,是蚯蚓,它没有脚。我们还发现另外的虫子都是三对脚。

 

评:蜈蚣和“香烟虫”(马陆)的脚数错了,但无碍大局。

 

[师] 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多数虫子有三对脚,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教师随手挂出一块条形小黑板)

多数虫子有三对脚

[师] 不光今天我们捕捉来的这些虫子,自然界里绝大多数的虫子是有三对脚的。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研究这些长三对脚的虫子。请各小组把那些有三对脚的虫子留在桌上,把那些不是三对脚的虫子放进去。

[师] 下一个任务,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有三对脚的虫子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各小组轻轻地讨论你们的发现。(老师换了一块小黑板)

这些有三对脚的虫子还有其他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时仍很激动,声音很响)

[师] 你们发现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生]这些虫子都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老师挂出第二块条形小黑板)

身体分为头、胸、腹

[生]它们的脚都是对称的。

[生]它们大多数都长着触角。

[师] 是大多数还是桌上所有的虫子?

[生]桌子上所有的虫子都有。

(老师挂出第三块条形小黑板)

 头部长着一对触角

 

评:连续挂出和整理写有昆虫三个特征的条形小黑板,目的是提供形成昆虫概念的词、句,并加深观察中得到的印象。

 

[师] 桌子上的这些虫子都有这些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身体分成头、胸、腹,它们的头部长着一对触角,它们的胸部还长着三对脚。

(老师边讲边把刚才三块条形小黑板按讲述顺序挂好)

 身体分为头、胸、腹

 头部长着一对触角

 胸部长着三对脚

 

[师] 谁知道身体构造具有这些特点的虫子叫作什么?

[生]昆虫!

[师] 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这一课。

(老师板书课题:“十四、昆虫”)

 

评:“昆虫”一词至此才有相应的意义,这时恰好是提供“昆虫”一词的时机。一些自然课题过早出现是没有意义的,有时反而会干扰学习活动。

 

[师] 现在我用瓶盖和小木棒来摆一个昆虫。

(老师打开幻灯机,用瓶盖和小木棒摆昆虫身体构造如图所示,边摆边讲)

img1

这是头,这是胸,这是它的腹,头上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脚,像不像一个昆虫了?

[生]像。

(老师关幻灯机)

 

评:瓶盖、小棒摆的是个“概念昆虫”,一个概念化了的昆虫形象。

 

[师] 我再给你们几只虫子,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昆虫?

(分发给各组一个玻璃皿,玻璃皿用纸分隔成四小格,分装着鼠妇、蟑螂、蚕和蜜蜂)

img2

[生]蜜蜂是昆虫。因为它有三对脚,它的头上有触角,它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头、胸、腹。

[生]蟑螂也是昆虫。因为它的三对脚也是长在胸部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还有它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生]那种叫鼠妇的小虫子不算昆虫。因为它没有昆虫的头、胸、腹三部分。它是长在一起的。它的脚不是三对,而是有七对。

 

评:蜜蜂、蟑螂作为昆虫概念的肯定例证,鼠妇作为昆虫概念的否定例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和巩固了昆虫的三个关键特征。

 

[师] 谁来说说蚕宝宝,它是昆虫吗?

 

评:这是儿童的实际观察研究中很快会碰上的问题,有必要加以指导,而且正好可以借此引出课文中的“变态”和“成虫”的意义。此外,出个难题,形成矛盾和争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生]蚕宝宝不是昆虫。

[师] 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看蚕宝宝好像不是分为头、胸、腹的,也没有触角,也没有三对脚。

[生]我说蚕宝宝是昆虫。

[师] 为什么呢?

[生]因为蚕宝宝下次变成蚕蛾,它的头上是有一对触角的,它的身体也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师] 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说蚕宝宝是属于昆虫。因为蚕宝宝从茧里出来以后会变成飞蛾一样的会飞的动物。这会飞的动物它有三对脚,有两根触角,也是分成头、胸、腹三部分的。现在的蚕宝宝是它的幼虫。

[师] 嗯!蚕宝宝是不是昆虫,蚕宝宝它自己会拿出证据给你们看的,我们班养着的蚕宝宝再过一个多月,它就要变成头上长一对触角,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着三对脚的蚕蛾了。蚕宝宝是昆虫的幼虫,是蚕蛾的幼虫。昆虫的孩子是不是昆虫?

[生]是的。

[师] 原来呀,蚕宝宝的一生有变态。

(板书:变态)

它的一生要变几种样子。请大家看幻灯片。

(开幻灯机,边指边讲)

img3

[师] 蚕卵变成蚕,变一变,蚕吐丝,作茧躲在里面变成蛹,又变一变,蛹从茧里钻出来已变成蛾子,它长着一对触角,三对脚,身体分为头、胸、腹,完全是昆虫的样子了。

[生]菜青虫也是蝴蝶的幼虫,像蚕一样的。

[师] 对了。不光蚕宝宝有变态,所有的昆虫都有变态。

现在我们搞清楚了,我们说的身子分为头、胸、腹,长着触角,长着三对脚,是指长大了的昆虫具有这些特点。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41页。最下面有一句话:“凡是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脚的虫子,我们把它们叫作昆虫。”这里为什么特别指明是“成虫”,懂了吗?

 

评:翻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整理、加工和表述。

 

[师] 研究昆虫是一件很有意义又很有趣的事情。世界上有许多人在研究昆虫。知道大科学家达尔文吗?知道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吗?我这里有好些讲他们怎样研究昆虫的书,还有一些书介绍的是小孩子研究昆虫的故事。有一篇文章讲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研究蚂蚁会不会游泳,他做了实脸,还写了一篇文章:《蚂蚁会游泳吗?》。这里还有许多昆虫的图片,介绍昆虫知识的书,谁有兴趣,可以借去看。另外,还有好些昆虫标本,(出示一些标本)有螟虫一生的变态标本,有甲虫的标本、蝴蝶的标本。下课后我把它们展览在自然角,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看看书,看看图片、标本,对照你的不知名的昆虫,说不定这么一对照你就知道它的名称了。

下一节课,我们要开一个昆虫研究座谈会,要请大家谈谈看了这些书、标本、图片以后得到的知识,谈谈关于昆虫的许多有趣的事情,特别是谈谈你自己对昆虫生活进行的观察研究,以及在研究昆虫时的发现。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

几天以后。学生仍分十一个组,每组桌上有一张大白纸、一张小卡片纸、一束棉线、一只玻璃皿,还有一根装着蚂蚁的玻璃管。

 

评:白纸、卡片纸,棉线、蚂蚁,还有学生准备的尺子、笔,既是实验的用品工具,也是设计实验的依据,同时又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的提示。

 

[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些昆虫,还观察了昆虫的身体构造。现在请大家把课外对昆虫观察研究的情况,在今天的昆虫研究座谈会上谈一谈。谁先发言?

[生]这几天我观察了一些昆虫标本,发现昆虫头部的触角都不一样。水青蛾的触角像羽毛;瓢虫的触角很短,如果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天牛的触角是一节一节的,很长。

[师] 石元夫发现触角的形状很不相同。他观察得很仔细。

(板书:进行仔细地观察比较)

[师] 进行仔细地观察比较,是科学家研究昆虫常用的方法。

[生]我观察了蜜蜂的嘴,发现蜜蜂的嘴像一根针一样,它的中间有一个小孔,大概是用来吸花蜜的。

[师] 蜜蜂的嘴,昆虫的嘴,可以叫作昆虫的口器。蜜蜂吸花蜜,蚊子叮人,苍蝇吃我们的食物,用的都是口器。昆虫的口器很值得我们仔细观察研究。

[生]我观察了昆虫的生活以后,觉得昆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害虫,一类是益虫。害虫专门吃植物的叶子,或者把植物的汁水吸干,益虫专门吃害虫。瓢虫就天天在树上吃蚜虫,而蚜虫就在树上吸树汁。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益虫,消灭害虫。

[生]我发现飞蛾喜欢光。我把一盆水放在阳台上,上面点一盏灯。第二天是下雨天,我看到盆子里有一只飞蛾。昨天是个晴天,还是相同的时间,结果有三四只飞蛾在盆子里。这说明飞蛾喜欢灯光,还说明了雨天的时候飞蛾少,晴天的时候飞蛾多。

[师] 你连续长期观察,很好。

(板书:长期的观察记录)

经过长期的观察,再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会发现一些规律。例如,发现雨天飞蛾少,晴天飞蛾多。科学家们观察昆虫的时间就更长了。也有花很长时间观察昆虫的小学生。有个小学生天天观察蚂蚁,记录蚂蚁什么时候出窝,什么时候回窝,知道了蚂蚁的“作息时间”。有一天,他发现蚂蚁不按时出窝了,什么原因呢?原来,天要下大雨了。

[生]我长期观察了蜜蜂。发现晴天蜜蜂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已开始活动了。我发现花丛中有一些蜜蜂在飞来飞去,辛勤地采蜜。根据观察,发现蜜蜂是从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之间活动得最多。

[生]前天我抓了一只瓢虫,今天上午我起来一看,瓢虫产下很多卵。我没有把瓢虫和卵分开,瓢虫饿了就吃自己的卵了。

[生]我捉了两只瓢虫,把它们放在瓶子里,过了一会儿,一只瓢虫爬到树枝上把卵产在树枝上。我数了数,一共产了二十颗卵,这些卵很小,是金黄色的。

[师] 二十颗卵,金黄色的。观察得很仔细。

[生]我做了个实验,说明蚂蚁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那天,我把蚂蚁放在一张纸上,纸上放了点奶粉、砂糖、红糖和碎饼干。我先把蚂蚁放在碎饼干上,只见它停在上面,腿不停地动着,好像在闻这个东西是什么味道。我后来把它放在另外一种东西上,它跟前面一样,腿不停地动着。我认为蚂蚁是喜欢吃甜东西的,那天我到第一医院去捉昆虫,发现成群的蚂蚁围着一根冰棒棍爬来爬去,密密麻麻的,因为冰棒棍上面有甜味。

[师] 说得很好。先想出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再进行实验,这也是研究昆虫的一个好办法。

(板书:提出问题,进行实验)

 

评:提出问题,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记录或报告,这又是一个希望能起暗示作用的研究模式。

 

[师] 我想了解一下,还有做过实验的吗?

[生]前几天,我和同学一起去捉了一只蜘蛛和一只赤眼蜂,我想看看蜘蛛能不能打败赤眼蜂。我先把蜘蛛放在瓶里,让蜘蛛结好网,再让赤眼蜂进去。赤眼蜂在里面飞来飞去,不一会儿就撞到网上被黏住了,但是它又挣破了网,飞了起来。可是它好像被蜘蛛丝缠住了,很快又掉了下来。蜘蛛很快爬过去跟它搏斗起来,因为赤眼蜂被丝缠住了,所以蜘蛛很快把它的两个翅膀给咬掉了。后来蜘蛛把它整个吃掉了。

[师] 你那赤眼蜂有多大?

[生](用手指表示有一二厘米长)这么大。

[师] 赤眼蜂还不到1毫米长,是很小很小的。你那个蜂可能是另一种蜂。不过你做的实验很有趣。还有很多同学要说。看来,这几天我们观察研究得很不错。有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昆虫有不同的触角和口器的;有进行好几天的观察,发现飞蛾、蜜蜂活动规律的;还有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出实验来解决问题的。你们用的这些方法都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啊,真不简单呢!希望今后还这样做下去。

我提一个问题,大家想个办法做实验研究好吗?(挂出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

蚂蚁一分钟能爬多少路

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板书:设计)设计就是想一想,计划这个实验怎样做。一个同学想出来了,其他三个同学评一评他的实验能不能进行。桌上的纸、线,你们带来的尺、笔都可以用来做实验。看哪个小组的实验设计得最好。

(分组讨论,有的组迫不及待地把蚂蚁放出来做实验,老师在巡视中发现第五组设计了一个好办法)

[师] 办法想好了吗?

[生]我们组金承宇设计的办法最好。先把一根线拉直,再把蚂蚁放上去,一分钟到了,看蚂蚁爬到哪里。

(有学生提出:掉下来怎么办)

[生]我把蚂蚁绑在一条线上,看看那条线有多长,系在蚂蚁身上的不算。然后从起点让它开始爬,爬到那条线直了,那蚂蚁爬的就是那条线的长度。如果超出线的长度了,蚂蚁就会带着线跑出一段路,把这段路量一量,再加上线的长度。

[师] 要是能量这段距离的话,我们不系这条线也都能量了,是吧?那么这条线还是不要系吧,系上线蚂蚁爬不动了。(老师一拐一拐地学蚂蚁爬不动的样子,大家都笑了)

 

评:一个好的实验方法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完全可以试试“在线上爬”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就试过线上爬、尺上爬、玻璃管内爬等方法,最后才找到纸上爬的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最终也能逐渐修改并找到一个好方法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太顺利地找到纸上爬的方法不一定有利,因此,尽管教师已经发现第五小组设计了好方法,但没让他们先发言。

 

[生]我把蚂蚁放在纸上,用一支笔跟在它的后面,它一边爬,我们一边在它的后面画线。一分钟后就把笔停下来,画的那段线就是蚂蚁一分钟爬过的路程。

[师] 好!洪彦解决了一个问题。蚂蚁爬的路线眼睛看不出来,用一支笔把蚂蚁爬的线路描下来,这能办到吗?

[生]能!

[师] 要是能描下来,那我们只要解决另一个问题:把描下来的这条路线量出来。描下来的线是不是直线?尺子能不能量?

[生]不能。

[师] 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怎么量呢?

(许多学生举手)

[生]用棉线铺放在画下来的线上面,然后量量这条棉线有多长。

[师] 还有什么好方法?

[生]我先在起点画一根线,再在终点放一块发出香味的东西,蚂蚁闻到香味就会拼命地向前爬,我们就可以量出蚂蚁一分钟爬的路。我想,蚂蚁闻到气味不会弯弯曲曲地爬,因为它要走最近的路去吃东西。

[师] 这个办法请你在课外试试,因为今天我没有带有香味的东西。引它爬得快是一个办法,我做过一次实验是逼它爬得快。我那支笔在后面跟着蚂蚁,它要停下来我就推它一下,它就拼命跑了。(学生笑了起来)你们还有许多好方法,下课后我再听你们说,跟你们一起到走廊上去做。现在,我们还是把已经设计成功了的实验试一试,好不好?

[生]好!

[师] (板书:实行)有的时候实验设计得很好,但实行得不好而失败了。实行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来分分工,各小组的一号同学管蚂蚁,把蚂蚁倒在白纸中间,用玻璃皿盖住,不让它乱跑;二号负责画路线,第一次用红笔,第二次用蓝笔,听老师发令,就拿笔跟在蚂蚁后面画;三号负责用线、用尺来测量;四号拿卡片纸帮忙,要是蚂蚁快爬出白纸了,就让它爬到卡片纸上,赶快放回白纸中间,画的同学在卡片纸上接着画,最后把白纸、卡片纸上留下的路线都量一量。

 

评:在实际实验中还有“蚂蚁停下来不爬怎么办”“蚂蚁爬出白纸怎么办”等问题,但只是一些枝节问题,因此由教师简单交代了办法。

 

[师] 还要解决一个问题,一分钟爬的路太长了,蚂蚁会爬出白纸好几次的,谁能想个办法?

[生]可以用少一点的时间。

[师] 我们就用二十秒吧。好,请各小组做好准备。我替你们按秒表:1、2、3!

(分组实验,教师发现一些组的蚂蚁爬不快了)

师:(给大家看第五组画的路线)这是第五组画的,最清楚了。有的组把蚂蚁碰伤了,爬不快了。我给你们换几只蚂蚁。(老师给七个小组换了蚂蚁)请一号同学把蚂蚁管好。现在,我们要进行第二次实验了。预备,1、2、3!

(进行第二次实验,这一回各组都进行得比较顺利,一些学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师] 现在我们可以来测量了。请各小组挑比较成功的那次路线来测量。测量计算完,准备报告测量结果。(板书:报告)

[生]我们组的蚂蚁一分钟爬了二米三十七厘米。

[生]我们组的蚂蚁一分钟爬了二米二十厘米。

[生]我们组的蚂蚁一分钟爬了一米三十厘米。

[师] 为什么有的蚂蚁一分钟爬了两米多,有的只爬一米多呢?今天分发给各组的蚂蚁大小不一样,加上有的蚂蚁受了伤。一般的蚂蚁每分钟能爬多远呢?大家可以在课外再做实验测量几次。还有别的方法,也请你们去试一试。这节课的实验就做到这里。

昆虫这一课我们上完了,但是昆虫知识的学习并没有结束。我有三条建议:第一,建议把今天的昆虫研究座谈会上这许多有趣又有意思的发言写下来,请两位同学画些插图,我们把它们装订成一本书,题目可以叫“昆虫研究观察记”,好不好?

[生]好!

[师] 第二,我们抓了许多小虫子,这些小虫子帮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要是现在不再作观察研究了,我建议把这些小虫子放回大自然中去。哪儿抓的就把它放回哪儿去,那里有它们生活的条件。

(几个学生举起手来)

[生]那害虫呢?

[生]杀死它。

[生]假如我们抓了害虫,还可以做实验。害虫会不会游泳呢?把它放在水里,会游泳的,把它弄死,不会游泳的就让它淹死。

[师] 行。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害虫做成标本。另外,学校小园地的麦子长了许多蚜虫,大家不妨把瓢虫放到麦子地里去。我们抓来的这些瓢虫都是益虫,就请它们再帮我们一次忙吧。

最后,我希望大家对昆虫的研究和观察能继续下去。因为蚕宝宝刚刚蜕了第一次皮,瓢虫刚产下金黄色的卵。夏天一到,树上的知了叫起来了,还有伏天的蟋蟀、蝗虫、螳螂,昆虫世界正在向我们招手,等着我们去做进一步的观察研究呢!希望大家平时多留心,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研究,可以记在自然日记里,也可以写成观察研究记录,编到我们的《昆虫研究观察记》中去,那就更好了。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 下课。

 

注:本文原载于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小学自然教材和教法 第一集》。

 

专家点评

 

关于《昆虫》这节课

 姜允珍

 

1983年6月,中央电教馆在沈阳召开全国小学自然学科电教选片会,各省市都送去自己拍摄的自然教学录像带参选,杭州市天长小学章鼎儿老师的自然课《昆虫》就是浙江省电教馆送来参加评选的录像课。刘默耕老师看了这节课之后非常兴奋,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章鼎儿老师这节课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把新教材用活了。

章鼎儿的《昆虫》也是这次选片会上一致公认的最优秀的自然课。在这次选片会之后,李子平的《纸桥——形状和承受力》、路培琦的《植物的果实》和章鼎儿的《昆虫》是刘默耕老师到全国各地讲解自然教学改革的新大纲和新教材时,经常拿来作为改革方向的教学案例。各省市电教馆也纷纷转录后在各地自然教研会议上放映。三位自然教师就此被全国自然教师熟知,而被称为对自然教学改革起先锋作用的“三剑客”。

 

 

“三剑客”在神农架合影

(自左至右:章鼎儿、李子平、路培琦)

 

 

 

教学设计思路

 

教《昆虫》一课,我作了两方面的探索:

一是探索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这一自然教学的目的。儿童对昆虫的认识活动早在《昆虫》课教学之前就开始了,并将在《昆虫》课教学之后继续下去。教师要承认并重视儿童以往的自发认识活动,我是以“评价”的形式对他们自发的认识活动进行指导的。我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和未来的认识活动的指导是:(1)揭示某种现象和规律;(2)提供各种资料、信息、标准;(3)构成模式暗示;(4)组织范例活动。

二是探索如何指导儿童获得科学概念,主要反映在第一教时。首先从虫子的自发概念中分化出昆虫,确定昆虫概念的内涵,提供概念用语,并抽象成概念图形,然后运用正反例证巩固概念内涵,最后构成定义。

我教的这个班在二年级时就已观察过蚂蚁了,因此我就没有按照课本上那样以蚂蚁为中心展开。我是用两教时完成这课的。第一教时,通过各种实物材料使学生获得昆虫的概念。课后我让他们阅读有关昆虫的读物,观看昆虫的图片和标本,特别是要求他们到大自然里去观察昆虫的生活,以丰富和扩大昆虫的知识,增长研究问题的才干。第二教时,开一个昆虫研究座谈会,让他们互相交流昆虫的知识,以及研究昆虫的方法和态度。

  

2021年2月8日 15:3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