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三下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楼和东

首页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三下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楼和东

三下动物一生》单元教学设计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楼和东


【教材简析】

节课基于第一课学生对蚕卵的认识,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认识更多动物的卵。本课包括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以及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两个主体活动,了解动物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初步理解卵是动物生命的开端,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的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

教材的“聚焦”环节以学生对蚕和蚕卵的认识为基础,直接告诉学生许多动物都是产卵繁殖后代的这一事实,由此引发学生对更多动物卵的关注,并将研究的话题聚焦到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观察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特征”,意在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动物的卵的相同与不同以此为基础,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卵的世界。教科书提供了六种常见动物和它们的卵,要求学生确定一个标准给卵分类,给出的范例是依据卵是否有硬壳。学生还可以依据卵的大小、颜色、卵是独立存在的还是聚集在一起的等不同的标准给卵分类。第二个活动是“观察鸡蛋的内容结构。从画头脑中鸡蛋内部结构到观察切开的熟鸡蛋,再到生熟鸡蛋的比较,步步引领学生梳理完善鸡蛋结构的已有认知,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词汇描述鸡蛋的结构,并能准确指认各部分结构。

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是在前面观察鸡蛋的探究活动基础上展开的。第一个问题“推测鸡蛋各部分有什么作用?”主要引领学生认识卵壳、卵白、卵黄和气室在卵孵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二个问题“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不一定要求学生一定会使用胚盘这个词汇,但需要学生能指出胚盘所在的位置,并能用语言描述它的样子与同学交流。

拓展部分与本课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坚持观察并及时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是前一课“蚕卵变化”观察的延续,更是整个单元的重要学习任务。所以,教材这一阶段性的提示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记录的意识和习惯。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蚕卵。其实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蚕卵一定还见过不少其他动物的卵。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鸡卵,也就是鸡蛋。此外鹌鹑的卵(鹌鹑蛋)、鸭卵(鸭蛋)等许多鸟类的卵大部分学生都不陌生,不少学生还见过蛇卵、乌龟卵、青蛙卵、鱼卵等,但是们对卵的熟悉更多的是停留在“食物”上。对于动物的卵多种多样,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动物为什么要产卵,它对动物自身来说有什么意义……等等问题学生们可能从没有思考过,更没有研究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知道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外部形态,有些有外壳,但内部结构相似

3.知道鸡卵有卵壳、卵黄、卵白、气室等结构以及他们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给卵分类。

2.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基于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的好奇心,表现出对动物卵的探究兴趣。

2.课后继续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感受长期观察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了解和观察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卵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神奇,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特征,给卵分类以及观察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

难点: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卵、鹌鹑蛋等常见动物卵, PPT

学生准备:生、熟鸡蛋各一枚放大镜,培养皿等。

【教学过程】

1.       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提问蚕是通过什么繁殖后代的?(预设:蚕卵)

2.出示PPT,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通过卵来繁殖后代的呢?(预设:鸡、乌龟、鸽子……)

3.揭示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板贴)

2.       究:不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预设32分钟)

[材料准备:熟鸡蛋、生鸡蛋放大镜、培养皿等每组一份,蚕卵、鹌鹑蛋、动物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观察和交流不同动物卵的相同和不同(预设5分钟)

1.PPT出示生活中常见动物和它们的卵,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建议引导学生**卵和**比较,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句式作答)

2.师生交流小结:各种动物卵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二:根据特征给动物分类(预设7分钟

1.PPT出示鱼卵等5张动物片,提问:你能根据某一个特征,给下面的卵分类吗?

2.同桌讨论后集体进行交流梳理。(建议重点关注学生各种分类的依据,只要合理都可,若学生没有提到外壳,可引导如果根据有没有外壳,可以怎么给卵呢?

活动三: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预设12分钟

1.       出示鸡蛋,提问它里面是什么呢? (学生简单交流

2.       完成活动手册中“我印象中的鸡蛋”(内部)画图。

3.简单展示一二个学生画图作品,引入:鸡蛋内部到底是什么样?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亲自观察一下。

4.PPT出示观察鸡蛋内部结构活动要求,小组开展观察,完成活动手册“我观察到的鸡蛋”画图。

5.交流梳理,适时出示PPT鸡蛋内部结构图进行小结。

6.学生完善自己活动手册鸡蛋内部,补充标注。

活动交流和推测鸡蛋各结构的功能(预设8分钟)

1.鸡蛋的这些结构,分别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呢?

    2.交流梳理,适时出示PPT鸡蛋内部各部分作用图进行小结。

4.出示PPT,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学生可再次用放大镜观察蛋黄上的“小眼睛”。)

5.小结:鸡蛋的卵黄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胚盘。它是生命的开端,小鸡就是由胚盘中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3.       拓展指导(预设5分钟)

1.提问:今天我们重点观察了鸡蛋等其他卵,你们前几天的蚕卵发生变化了吗?(学生简单交流)

    2.小结: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如果孵化出小蚕了,就选择1-2做好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比如可与一元硬币等物体比较,观察它每天长大了多少,有什么行为等,这些记录可及时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机动指导完成作业题。


【板书设计】

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很多动物用卵繁殖 —— 一些一些没

img1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img2生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用画图的形式描述自己印象中的鸡蛋和观察到的鸡蛋。二是学生课后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并准确记录观察时间和蚕的样子。

画鸡蛋的内部结构可以采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科学记录,学生的图画要关注是否是真实看到的,是否抓住了主要特征。关于对蚕生长变化的记录,要坚持每天观察,观察记录的一定是同一条蚕的信息。蚕的样子,画出或写出观察到的新变化。


【作业设计】

1.下面有卵壳的是( C    )。

A.青蛙      B.蚂蚁    C.鸽子

2.选词填空。

卵壳 气室 卵白 卵黄 胚



鸡蛋的最外面的是( 卵壳   ),里面有一层薄薄的卵壳膜,相当于穿了保护外套。鸡蛋内部的( 卵白   )和( 卵黄   )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蛋黄上的小白点是(    ),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小鸡。在发育过程中,( 气室   )能提供一定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