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五下1-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设计

首页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五下1-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设计

下《沉和浮》单元教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尹一青

【教材简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将直接揭示物体沉浮的秘密——密度。在前面所学的内容中,已经隐含了有关物体的密度概念,鉴于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始终没有出现密度一词,而是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变量去描述密度概念,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本课从相同体积的物体的重量比较中,指向密度概念。通过固体与液体的密度比较,液体与液体的密度比较,最后把物体的沉浮现象归结为密度原因。因此密度是本单元的核心科学概念。至于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来解释沉浮现象,最终也归结为物质密度的原因,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同,才引起浮力的大小变化。

    尽管如此,本课仍然没有出现密度一词,本单元也没有出现密度一词,统一用相同体积下的不同重量来描述隐含着的密度概念。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七课的学习,学生已明确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会改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但是,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往往在解决一些综合问题时,学生总是混淆不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液体对物体浮力作用大小不同,我们可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难点:运用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教师:马铃薯、浓盐水、浓糖水、清水、天平秤、量筒、烧杯、橡皮、塑料

小组:马铃薯、浓盐水、浓糖水、清水、回形针、天平秤、量筒、烧杯

【教学过程】

1.       聚焦问题(预设4分钟)

1.       出示一杯清水,将马铃薯放入清水中。提问:有什么办法让马铃薯起来?

2.       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白糖/味精后,马铃薯就浮起来了,为什么?

3.       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白糖/味精后,这么杯液体哪些会变化?

4.       盐水比清水重是什么意思?可以怎么证明?

5.       教师演示:量取同体积的清水和盐水,放天平上比较轻重。

6.       确实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那马铃薯和它们比较会怎样呢?

    7.出示课题: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探索比较清水、盐水、马铃薯的轻重(预设20分钟)

1.       清水、浓盐水、马铃薯怎么比轻重?

2.       如何获得马铃薯的体积?课件演示

3.       与马铃薯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怎么获得?

       方法:使用量筒量取与马铃薯一样的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

       方法二:使用溢水杯排水法获得与马铃薯一样的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

4.       img1img2

同体积清水、浓盐水、马铃薯轻重比较:(                        

学生领取器材开展探究活动。(巡视过程补充材料:橡皮、鸡蛋)


5.整理器材

3.       研讨交流体会和经验(预设5分钟)

1.       展示记录表: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浓盐水中是浮?

2.       还有什么证据支持你们的观点?(橡皮、鸡蛋)

3.       塑料块的沉浮:

          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食用油的轻重

塑料块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

1

1.3

0.8

(1)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食用油沉浮情况。

     你是怎么想的?

(2)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推论。

4.       小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上浮

5.       课件出示:认识比重计

4.       拓展回顾解答疑惑

1.在第1课中,为什么把橡皮和胡萝卜切块,沉浮不变?(比重没有改变)

2.在第2课中,同样轻重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同样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比重改变)

3.在第3课中,为什么橡皮泥改变形状后可以起来。(相当于比重变小)

【板书设计】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上浮



【作业设计】

1.       将一个物体放在水中,观察到该物体下沉,如果将这个物体放在食用油中,它(  C )。

A.一定是浮的           B.一定是沉的           C.无法判断

2.       木块能浮在水面,这说明( B  )。

A.木块比同体积的水重 B.木块比同体积的水轻 C.木块和同体积的水一样重

3.在清水中沉的物体,往清水中加入足够多的盐,一定可以让该物体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