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六下《日食和月食》教学实录(执教:陈志强)

首页    教学研究    优秀课例    六下《日食和月食》教学实录(执教:陈志强)

时间:2015年10月25—27日

地点: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执教:缙云县紫薇小学陈志强

活动:2015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活动

记录:陈梅娟

课前谈话:

用话筒介绍学校里喜欢的一个地方、班级、同学。

教学过程

这是什么?

——这是一个圆

——这是日全食

——这是月亮

——这是月食

——这是日冕

说说理由

——这是日食,理由是有光发散,太阳被挡住了

——太阳被月亮挡住,发生了日食,这些光是日冕

大家现在认为这是什么?

——日食

谁在实际的生活中看到过日食

——在家里看到过,好像是5岁的时候

看到过的举手,你们太幸运啦

具体的时间是(出示PPT:2009.9.22)下一次想看到,要等到2016.39,现在如果想看,就只能看看照片

(出示图片)这次看,要考察你们的观察能力,在日食发生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告诉了你哪些信息?

——日全食是一点一点演变的,在一点点回到原来的样子

——过程是很长的,日全食的时间是很短的,只有几分钟

还有补充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好像是一条狗,在尽情的吃,再吐出来

——好像是有一个球体,从太阳前经过

你看到是什么?

——圆圆的黑黑的球体,到了太阳的另一面,过去了

这位同学生或看到一个黑黑的球体,你说球体是因为这个物体

——是圆的(板书:圆)

黑黑的,说明什么?

——无光(板书:不发光)

一个物体过去了,说明

——这个球体在运动(板书:运动)

有谁看到:这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从下往上,斜着往上爬(学生用黑色圆纸片演示)

(出示PPT)我们可以用几幅图展示出来

看图,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大小呢

——和太阳差不多

真的是吗?是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

在实际生活动,符合所有这些信息的是谁?

——月亮

同意吗?

——同意

还知道什么?

——有三种……

关于日食,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月亮要小,为什么能遮住太阳

——日食为什么有三种

……

我们自己来研究,做模拟实验(出示材料)……头模拟地球,眼睛的位置是地球上的人。为了避免打扰,可以闭上一直眼睛

(PPT出示提示)

……

看明白了?问一下:用小球模拟月球的运动,是模拟月球的什么运动

——是模拟月球将太阳慢慢挡住的运动

——(学生演示操作)月球绕着地球转

这叫月球的公转

同意吗?在转的过程中,还要看谁?

——看太阳

看太阳什么时候被月球挡住

【出示PPT】

小组活动任务

用小球模拟月球的运动,观察、发现日食发生的过程,并用几幅画画下来

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研究、观察、发现日食发生过程中的更多现象,越多越好

2人一组,相互合作,一边做实验,一遍观察,记录。

(提示:听到音乐声后,停止实验并整理好实验材料)

展示与交流:研究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又有什么发现?

——日全食发展过程的一半图片展示(其他人质疑,地球黑影的画法与月相中的弧线不一样的)

——……

对日食的形成进行总结(学生总结时教师出示地球、月球与太阳的图片、线)

(投影展示,让学生摆出三种不同的日食)

……

【互动交流】

马利杰

一节课40分钟,哪些地方需再雕琢?

陈志强

希望后面留给学生研讨的时间,今天20分钟太多了,有

《日食和月食》现场微信评课:

余京华:

太清楚学生会没话说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

Zoey117:

口袋慢慢收紧,展现前概念,我觉得这样的问题更加简洁

Shirley:

陈老师很幽默,几句幽默的语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从开始的紧张,现在已经慢慢放开,投入课堂中了。

唱山歌:

看到什么信息的设计,可以了解学生原有认识,又可引起认真观察,潋起对这一现象的探索欲望。

陈荣林:

学生在自觉状态观察,往往抓不住关键点,杂乱零散。需要教师给予观察的指导,观察什么,而不是观看。

盛盛妈:

佩服陈老师的淡定与机智,以巧妙地追问化解难题,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建构,逐步走向科学本质。

陈荣林:

这么多年了,学生头脑中留下的日食这个词居多,现象几乎没有,增加体验是学习基础。

罗汉:

一个视频就可以得到这么多的信息,说明学生的思维被老师完全打开了。板书按照学生汇报顺序一一呈现,可以将上一课关于月球的知识点一一串联

墨言:

该是问~同意吗,还是问~你是怎么想的~更好一点。展现思维过程,能帮助那些还不能理解的

海纳千川:

推导过程对很多学生来说难,学生真的认同吗?太阳比月球大多了学生知道,为什么看起来一样大学生就推出月球了

亲亲宝贝:

老师导得好辛苦啊,老师可不可以把无数个小问题整合成一个核心问题:根据你观察到的日食推测日食是由哪些条件形成的?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组内讨论,最后班内汇报,那学生就不是一个一个在挤答案,而是个个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能百家争鸣了

罗汉:

@叶雅琴?前三课是基础,只是疑问的是前几课是谁在铺垫

邵惠英:

现实中月亮与太阳难道是差不多大吗?老师对这句话需要推敲,应该以此契机提到距离关系。

墨言:

@海纳千川?是的,应该让学生来说说推导过程,在辨析中更能找出合适证据

陈晓霞:

给学生提问题,然后自己解决,这个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就来了

尹伟:

学生提出一些很好的问题,及时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否则可能会忘记

炎霜:

问题碎了!教师累了!可以整合,给予学生探究前的思考与讨论,他们在交流中提升

?? 懂家 ??:

实验指导必须细!这和前面几节课完全不同!地球宇宙实在是抽象啊!

关键前面要形成三者转动形成日食情况,那接下来模拟就简单效果也好

小星星:

这一课前面的基础有吗?模拟实验的指导用一个微课辅助下会不会效果更好?

陈荣林:

这个活动是不是应该在认识成因后进行,合并一起,起点是不是定高了。

传说中的怪叔叔:

这节课最难处理的就是抽象,很难引导学生很清晰地认知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和运动,及其影响。

?? 懂家 ??:

记得年会时候曾有专场过,实验材料自制教具必须强大!学生能充分体验活动!看到现象才能明白!

吴@@:

但从内容而言日食发生的过程应该是简单的,但是要让学生模拟实验,演示日食发生的整个过程,以及所发生现象,确实很难。陈老师确实很有想法,聚焦探究问题的铺垫,材料的准备,很用心

门假:

这样模拟,情境很好,不过直接看灯,时间久了,眼睛还是会不舒服,想听听专家的见解

鸢尾:

@胡玲芳?一个太阳在中间很好的控制了地月和太阳的距离

徐:

学生研究遇到困难,是否应该让小组先讨论尝试自己解决呢?前面好像都没有小组合作讨论

禾米:

两个学生如何配合也是需要指导的,因为一个在地球上观察,一个在地球外观察。

传说中的怪叔叔:

突然发现陈老师选这个小球模拟月球是好选择,这样必须拿到离眼睛很近才能整个遮蔽太阳。

汪绍松:

教师如果加一句:月球公转到什么位置时会看到日食?学生模拟效果会好很多吧

?? 懂家 ??:

如果要小组讨论也是过场,学生一直懵着。无从讨论啊!

起风了飘:

这节课需要孩子有较强的空间感,不然思维会有点儿混乱

Zoey117:

按比例的话,距离也按比例,还要交代近地距离远地距离,这就大大提高了难度。活动目的是人学生看到会出现这些现象

张旭(衢州):

这样才能得出当月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出现的日食现象是不一样的

枫之静:

先观察现象,作出猜测,再不同远近的学生,发现日食的三种情况,既模拟了日食,又解释前面三种日食的问题,课的设计很巧妙

Shirley:

学生实验遇到困难了,很多都是一个人在转。上台演示时应该请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学生模仿能力很强,现在大部分都是模仿一个人自己手臂绕脑袋一圈转动。

漂雨:

个人感觉,这模拟实验要大小距离都按比例要求太就,关键桌在于学生能模拟,能发现现象就行。

丁:

模拟实验重在体验日食的三球位置关系,大小比例、距离等要素,对于老师准备实验器材前期工作难度过大

周耀:

为了看到日食的三种现象,学生会进行调整,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发展,从现象挖掘本质,探究,记录,思维共同发展

汪绍松:

最好每个人一个月球,反正太阳已经定了一个在那,意味着小组合作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不如一人一个月球,后面可以安排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发现也不错

清心2:

@.. 懂家 ..?赞同文文地理我们不是专业毕业的,自己也是要边教边学

?? 懂家 ??:

天文知识到初中都直接给毙掉了,考试内容也不涉及!课程内容虽有,但是老师一般舍弃的

敬天爱人(良晓):

陈老师天然现象引入,呼唤孩子前概念,引发孩子思考,引导孩子直指问题的核心进行研讨、指导,最后聚焦问题研究。孩子的思维活跃,肢体沉稳

吴@@:

孩子们头脑中会有很多想象和想当然,这是我们科学教学需要帮助孩子们克服的,其实做实验中也会有孩子的想当然和想象

@起风了飘?是的,有特级在一线教学的学校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真是不错

?? 懂家 ??:

这节课记录单的设计很重要,学生能根据记录单在活动中找答案!这样非常有效果

Zoey117:

估计是两个人的配合没有展现出来,两个人配合的话,另一位同学应该能观察到“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的

传说中的怪叔叔:

实验很赞,表格更赞,就是这个实验不用两个人做,单人就能做了

小石头:

教材中是以宇宙空间中的一点来分析日食的成因,本课中陈老师是以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观察日食的成因及三种类型,两种不同的思路。哪一个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呢?个人更倾向于日食的成因是本课的核心问题,而日食的类型简单处理。陈老师对孩子们交流研讨的引导值得学习!

海纳千川:

本课给我们一个思路:弱化不能探究的(这是什么?采用看视频推測)强化能主动探究的(日食成因及三种类型原因)基于证据形成认识,有提升

?? 懂家 ??:

这课学生好紧张!等解决了这个问题肯定会释然!因为即使此刻很多人还没搞清楚!图画和看到的有差距的!

传说中的怪叔叔:

哦,对,两个人做的目的,一个同学可以观察月球在另一个同学脸上形成的阴影。

周耀:

研讨学生很自主、开放,学生思维碰撞,学生观察很仔细,很到位

丁:

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是不错的,考虑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远近影响、轨道运动方式。学生间交互很精彩:日食过程形态的变化,…让我折服。

龙卷风:

盯着一张有代表性的记录表,契而不舍的挖掘内涵。这是探讨交流环节的一个很好的策略!教师慧眼识典型的记录单,教师大气自信又不失细腻的组织引导,是取得实效的基本保障!陈志强功力深厚!

程伟锋:

学生在不断讨论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完善的概念,学生在自我和互动纠错,很不错。

追求:

基于现象的推测,基于证据解释,这样的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生发的三个问题很棒,直指核心概念与学生的疑难处。模拟实验后的研讨也很深入,学生对日食现象的认识已在实验与交流中自然提升。

2020年3月19日 10:2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