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举行小学科学新课标新实践暨省重点课题研讨活动
研学“新”课标,分享“新”实践,探索“新”评价
——记柯桥区小学科学新课标新实践暨省重点课题研讨活动
每一位科学老师的心中都藏着孩子的科学梦,在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着各自的精彩。如何在课堂实践中,对学生的作品、成果、行为、表现等等进行评价,并做到评价前置,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哪些典型行为表现值得关注?它与科学素养有关联吗?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些问题,9月21日,在柯桥区鉴湖小学,近50位教师齐聚一堂, 开展了研讨活动,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小学科学教研员陶成龙老师莅临指导。
首先由区教研员金伟平老师进行了主题阐述《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金老师明确了课标要求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认为课堂中,学生会记录会分享、会探究会实践、会合作会倾听后,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是自然而然的事。因此,对应素养目标,向我们提出了表现性评价的三个维度,并与核心素养一一对应:科学思维——会记录会分享、探究实践——会探究会实践、态度责任——会合作会倾听。这六会能否做到,做得怎么样,可以体现出核心素养的进阶性和发展性。
第一节由柯桥区鉴湖小学的田健健老师和三年级学生共同探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第二节由安昌中心小学的金喆君老师带二年级学生共同探索《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三节由柯桥鉴湖小学汤佳雯老师和五年级学生共同探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下午,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小学科学教研员陶成龙老师给我们作了《基于学科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的专题讲座。
陶老师依据各级各类文件提出了科学表现性评价的意义,指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与问题情境、学科任务、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从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层面阐述了表现性评价的学理特点及实践意义。
最后各个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小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思维碰撞,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