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开:探教学之道 悟素养之真 ——嘉兴市小学科学高层次学历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暨经开区小学科学短学时培训活动
探教学之道 悟素养之真
——嘉兴市小学科学高层次学历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暨经开区小学科学短学时培训活动
汇聚微光星火,共赴暖冬之约。12月5日,嘉兴市小学科学高层次学历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暨经开区小学科学短学时培训活动在嘉兴市文贤学校举行。嘉兴小学科学人相聚在这积蓄与勃发的季节,赴一场教研盛宴。
一、以生为本,课堂教学展风采
第一节课由嘉兴市文贤学校周敏老师与404班的学生一起走进《声音博物馆》。周老师基于教材对课堂进行了创新设计:学生选择改装音叉复习声音高低与强弱的影响因素,再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制作小乐器。小组上台介绍展示不同类型的小乐器,并进行演奏。学生在班级研讨中碰撞思维火花,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成就感。
东师大附属南湖实验学校江丹老师与405班的学生共同研究《弹簧测力计》。学生在丰富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完成用给定材料制作测量工具并测量的任务,在探究和研讨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比较与思考中锻炼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朱锋杰老师和605班的学生一起进行《能量》探索,从生活现象入手,点燃学生兴趣。自主提问、小组讨论、梳理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研讨等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吸引学生在能量的单元中继续探索。
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吴倩倩老师与207班的同学一起探究《椅子不简单》,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的椅子过程中,发现并总结椅子的特点,能在特定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椅子,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今后更好的观察与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张倩老师和401班的学生一起《让小车运动起来》,张老师从交通工具入手,聚焦到今天课堂的“小车”。学生通过探究、记录、分析和交流,动手实践让小车运动起来。“精准到站”的挑战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合作与交流中,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进阶发展。
二、高位引领,专家讲座明方向
宁波市名师,宁波市小学科学教研员丁言君老师带来了精彩的主题评课和专题讲座。首先丁老师对活动形式丰富的课堂,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丁老师提出要把握好课堂的目标制定,真正“聚焦”科学课堂。丁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在座老师们分享了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独特见解,从增量、设计感、生活化三方面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同时,丁老师从语文课文——《搭石》中获得灵感,提出“河流思维”,搭建符合学生的垫脚石,让“此岸”的孩子到达“彼岸”,让科学素养在“高、实、优、细”的课堂中真正落实。
三、总结提升,深耕教研引思考
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吴标清老师在活动最后进行了总结。吴老师强调“此岸”与“彼岸”之间是需要来回交流的,因此素养导向下的课堂需要教师的用心设计。设计的首先是思考,是一位教师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构建好教学的支架。
前路漫漫亦灿灿,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平台,提供了交流机会。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把今日所学所获化为实践,“看见”学生,让科学素养落地生花。
冬已至
春可期
育人路
并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