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神奇的气流》教学设计

首页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神奇的气流》教学设计

杭州萧 杨素春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之自编拓展课程《趣味科学空气主题单空气主题单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空气有浮力、空气可压缩、空气的成分、空气运动的特点等,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兴趣。本节《神奇的气流》是通过吹不跑的乒乓球、吹不开的乒乓球等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空气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容,能利用伯努利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对的是四下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初步了解科学课学习的常规,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知识储备方面,了解空气的基本特点,但没有建立空气与力之间的联系,有关大气压力、伯努利原理等知识少有接触,但相关的个别生活现象有所了解。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科学知识简单解释实验或生活中出现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玩吸盘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通过吹乒乓球实验了解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用伯努利原理解释乒乓球吹不跑的原因,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课外探究空气相关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小实验理解伯努利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吹乒乓球实验建立气流与大气压力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PPT、漏斗、乒乓球、吸管、塑料瓶、
学生:漏斗、乒乓球、吸管、吸 、学习单、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8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2分钟

课前活:用吸盘提起凳子。
用吸盘拔河。
一、情景引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
1.学生挑战:用力挤扁密封塑料瓶。
:学生无法挤扁塑料瓶,会要求打开盖子,让空气流出,然后进行挤压。
教师演示画简单示意图。
2.教师演示实验:大气压力压扁塑料瓶。
3.教PPT出示大气压力的理论知识。
4.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体感受不到大气压力的存?
5.学生说一说玩吸盘过程中的发现。
二、小实验,理解伯努利原理。
谈话导:周围的空气总是在流动,当空气流动,形成气流,周边的大气压力有影响吗?
1.吹不跑的乒乓球
教师出示漏斗、乒乓球。演示乒乓球在漏斗中自由下落现象。
学生分析乒乓球受到的大气压力情况。
预测:如果用漏斗往下吹乒乓球,乒乓球会怎?
2.吹不开的乒乓球
教师出示吸管架子和乒乓2个。
学生分析:静止时乒乓球受到的大气压力情况。
;如果往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乒乓球会怎?
3.学生分组实验,利用学习单记录思考。
4.各组分享交流。
5.教PPT出示伯努利原理。学生用伯努利原理解释乒乓球吹不跑的原因。
三、拓展应用。
1.挑战:逃离陷阱的乒乓球
学生交流:怎样吹气,乒乓球能跳出杯子。
说出方法和理由。
小组挑战。
2.图示:地铁黄线存在的意义。
3.教师演;飞机机翼在气流中上升。
 
四、学习小结
 

玩吸盘,感知大大气压力的存在。
 
四年级学生对于大气压力的知识了解较少,通过捏瓶子活动,从看不见到看的见,激发探究兴趣。通过对玩吸盘现象的分析,进一步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
 
 
 
 
 
通过吹不跑的乒乓球、吹不开的乒乓球两个实验,造成学生新旧认知的冲突,然后出示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涵,帮助学生建构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之间有联系的概念。
 
 
 
 
 
 
 
 
 
 
 
 
 
科学知识的学习,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应用板块的设计,就是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课内走向课外。
 
 

【板书设计】
img1
 【相关表单】
神奇的气流
探究                       2017             
 
实验一
img2
二、画一画(画在上图中,用不同颜色箭头表)
1.吹气后空气流动的方向。
2.吹气后乒乓球运动的方向。
 
三、说一说:看到这样的现象,我的解释。
 
实验二
img3
二、画一画(画在上图中,用不同颜色箭头表)
1.吹气后空气流动的方向。
2.吹气后乒乓球运动的方向。
 
三、说一说:看到这样的现象,我的解释。
 
 
【设计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类观察自然、研究各种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而产生科学;科学的核心是发现;对科学加以巧妙运用以适应环境,改善生活而产生技术;技术的核心是发明。人类为实现自己的需要,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性的开发、生产、加工、建造等,这便是工程我们在小学五年级开设了自编学科课程《趣味科学》,设置空气主题单水主题单力主题单。我们的自编课程的设置,希望能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通过探究一系列实验现象,发现科学原理,然后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或者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工、制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神奇的气流》选空气主题单系列,从身边熟知的物体开始(玩吸盘、挤瓶子),到另类玩乒乓球,突出学生新旧认知的矛盾,引领学生知道大气压力、伯努利原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建立在他自身渴求的基础上,这才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拓展应用环节,从乒乓球逃离陷阱活动、地铁黄线的应用到模拟飞机机翼的升空,是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


2020年8月19日 15:0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