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金华兰溪:闻秋日之桂花香 赏青年之奋斗果 ——记2024下兰溪市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第二次研训暨新教师课堂评审

首页    新闻速递    金华市    金华兰溪:闻秋日之桂花香 赏青年之奋斗果 ——记2024下兰溪市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第二次研训暨新教师课堂评审

闻秋日之桂花香 

赏青年之奋斗果

——记2024下兰溪市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第二次研训暨新教师课堂评审

 

秋高丹桂香,枝叶独不凋。晨露沐暖阳,新秀在峰峦。2024年下半年兰溪市小学科学专职教师第二次研训暨新教师课堂评审活动在兰溪市兰江小学如期举行。以赛促训,是为了更好地预见小学科学教学的未来之路,六位新生代教师以他们特有的蓬勃朝气展示着别开生面、异彩纷呈的“学习现场”。在这里,感性与理性相随,真诚与智慧共融,摸索探寻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火花的真实发生。

 

 

上课环节

吴亦秋老师执教的《心脏与血液》,以心电图导入本课主题心脏,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前概念,提示学生可以用模拟实验研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并形成文字总结,在实验中突破本课重难点。后以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心跳的变化,通过对比总结出经常运动对心脏有好处,以此启示学生保护心脏的方式,建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林佳慧老师执教《我们的身体》,课一开始通过一首拍手歌,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迅速进入课堂的同时,也从活动中感受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在参与运动,再通过拼出身体的大部位,让学生直观的发现身体可以分为四个结构。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身体左右对称的特点,并让学生体会到保护身体的重要性。第二个环节,用眼看、手摸、耳听的方法来观察身体里面有什么,先在自己的身上发现身体里的器官,再同桌合作,听对方的心跳声、肠鸣声。此环节培养了学生科学观察的意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这节课观察到的身体画在纸上,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外化出来。分享的时候,鼓励学生用“我用什么方法,发现哪里有什么声音或感觉,它可能是什么”的句式来汇报。课堂的最后,鼓励学生继续探究身体内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黄年伟老师执教的《不简单的杠杆》,以生活中用启瓶器开汽水为导入,让学生亲手打开一瓶汽水,从而点燃了本堂课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黄老师牢牢围绕究,引导学生在学习杠杠的过程中关注影响杠杠省力情况的关键要素——支点的位置;追求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创新、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实验;实验探究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加深对杠杆的理解。同时课程环环相扣,思维逻辑有条不紊,从生活工具中来,到生活工具中去,前后呼应的环节设计使这堂课的内容丰满紧凑。

 

 

上课环节

陆鑫怡老师执教的《电和磁》,以奥斯特实验导入提出问题:奥斯特发现了什么现象,怎么解释这个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之后跟随奥斯特的脚步进行实验,让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指南针的变化,得出电能产生磁。由于现象并不明显,于是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现象更加明显,学生讨论后猜测电流越大,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性越强,指针偏转现象越明显,学生通过电路短路时,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产生的现象,验证猜想。但短路会损耗电池,于是让学生思考是否有更好本堂课的实验探究要素展开教学,创新设计了更符合学生学情的实验材料进行探的办法,学生提出用线圈靠近指南针。通过实验得出线圈竖放在指南针上时,指南针偏转最明显,产生磁性最强。最后回到课堂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沈苏老师执教《压缩空气》,只见沈老师出示了一瓶水和一个空瓶,问学生:这两个瓶子中分别装满了什么?请你用手捏一捏瓶身,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和水占据的空间有什么不同。然后利用注射器,探究空气和水能否被压缩和扩张,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水不可被压缩和扩张。随后用有趣的小游戏模拟了空气微粒的变化,解释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利用空气具有弹性的原理,让学生制作空气压缩枪,体会空气具有弹性。

 
 

蒋可钰老师执教的《时间在流逝》,以微视频——动画中的小孩对时间流逝快慢的感知唤起学生的共鸣:放假时,感觉时间过得快;上学时,感觉时间过得慢。“那时间的快慢是否随着我们的意志进行改变的呢?”聚焦问题后进行探索,以任务驱动学生:从研究太阳计时开始,学生阅读资料卡,记录重点,注重对学生科学归纳能力的培养。燃香计时的实验探究,对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材料的使用都进行了改进。实验设计及注意事项环节,让学生在与同伴设计图的比较中、在研究实验记录单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维进阶。在数据交流环节,蒋老师将全班数据汇总在表格里,数据一键成图,呈现一目了然。柱状图直观展示了实验结果,更能总结出实验结论。整堂课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研训环节

各所学校派了专职科学教师参与本次研训活动。参与研训的每一位老师都专心聆听并积极撰写听课心得,由于篇幅有限,现选取部分教师的听课心得与大家分享:

城北中心小学郑剑恒

 
 

向上滑动阅览

1.吴亦秋老师《心脏和血液》课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感受心脏收缩和舒张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在模拟实验前后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2.林佳慧老师《我们的身体》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探究活动,整堂课都吸引住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高效探究,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初步感知自己的身体,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来描述;3.黄年伟老师《不简单的杠杆》改用拉压弹簧测力计,使感受杠杆的作用时现象更直观,通过设计运用本堂课的知识进行解释开瓶器和打捞网,学以致用。

 

兰花小学童小靖

 
 

向上滑动阅览

《心脏和血液》一课利用材料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探索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血液的流动,并且给够学生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采用真实参与的游戏让学生切身对比不同状态下心跳的快慢,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运动后心跳会加快,激发求知欲。同时教师设计的板书符合事实规律,较有创意。

 

兰江小学黄燕芬

 
 

向上滑动阅览

今天,我有幸听了林佳慧老师上的《我们的身体》这一课。虽然课程内容看似简单,但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听课的一些心得体会。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我们的身体"展开,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和进行简单的互动游戏,让小朋友们了解了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些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让小朋友们能够轻松理解并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她让小朋友们跟着视频一起做简单的动作,让小朋友们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身体的运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身体,还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动手能力。这次听课不仅让我对低年级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激发了我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和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创造,科学教育就能为小朋友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第二实验小学童天奇

 
 

向上滑动阅览

听了黄年伟老师的《不简单的杠杆》一课,由铁棒撬动大石头引入,让学生自己指出杠杆的三个作用点,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介绍了杠杆的三个作用点后马上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且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材料,利用带刻度凹槽的木条代替普通木条,利用拉压弹簧测力计代替手指按压感受力度,将杠杆省力的作用数字清晰体现,能够量化作用力与力臂的关系,继而能引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结论,并在拓展阶段让学生用剪刀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剪同一张纸,切实感受了杠杆和力的关系。黄老师的这堂课有着自己精妙的巧思,将不明显的体感利用实验仪器的改进量化,结论清晰,展现了优秀的教学创新能力。

 

实验小学应冰宇

 
 

向上滑动阅览

今天听黄年伟老师的《不简单的杠杆》一课后,我学习到了很多。本课黄老师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黄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有很多亮点:1.引入环节生动有趣:通过饮料引入,给学生一系列工具进行选择,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的同时又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权。2.实验器材有创新:改进了书本中原来的用手感知力的变化,原实验用手指感知因个人感知差异,可能会导致实验不准确,但改进后采用拉压弹簧测力计,可以明确的将力的大小读取出来,方便学生判断,而且通过力的大小判断出杠杆类型其中一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3.实验设计合理:剪纸实验的设计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到杠杆的作用和支点位置变化对杠杆作用效果的影响。4.研讨环节互动性强: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中的偏差数据进行分析,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讲解。总之,《不简单的杠杆》一课的听课过程中,让我对此节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实验器材,让实验效果达到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振兴小学钱华英

 
 

向上滑动阅览

电和磁执教老师设计合理,课堂流程,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实验探究——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2.科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3.标准示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科学态度。吴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4.规范展示——实现了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陆鑫怡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电和磁》,陆老师以链接电路知导入新课,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且重点突出。陆老师高度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梳理归纳能力。在交流讨论、制作与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通电线圈产生磁性进,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电和磁的相关及转化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横溪镇中心小学倪淑琴

 
 

向上滑动阅览

陆鑫怡老师的《电和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电能生磁,让学生自己发现电流越大,磁性越强。在讲线圈缠绕的过程中也很细致。

 

黄店小学戚斌倩

 
 

向上滑动阅览

1、黄年伟老师以如何开启北冰洋汽水问题情境引入,引出开瓶器这一工具,揭示课题“不简单的杠杆”。从探究ABCD四个不同的支点撬起石块所用的力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先通过手按来初步感觉,到拉压测力计测量进行理性分析,发现杠杆的秘密。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回归开瓶器、打捞网的作用原理,感受杠杆工具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面对不同的测量结果,黄老师鼓励学生分析误差,尊重数据,培养了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本课课堂探究时间充分,环节设计有层次,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逐步推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2、陆鑫怡老师执教的《电和磁》一课,课堂伊始介绍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神奇现象让世界开启充分利用电能的大门,激起学生探究的好奇。紧接着带领学生亲自经历奥斯特实验,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电生磁。最后让孩子学以致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检测废电池是否有电。整堂课思路清晰、循序渐进、环节把控有度,结构完整充实。但实验引出有些突兀,似乎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多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探讨。3、 蒋可钰老师语言特别温柔亲切,她的《时间在流逝》一课层层递进、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还结合了有趣的视频、任务单、图表。实验设计、实施环节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让学生讨论中、实验中得出实验注意点,充分尊重学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课堂评审活动不仅是对新教师刚刚走上教育岗位教学适应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一次开拓与启迪。我们相信,在前行路上,老师们的每一分付出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费。兰溪小学科学的教师团队也将持续关注并支持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新教师提供更加宽广的成长平台,助力新教师在教育的田野上,不断耕耘,不断收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彩。

 

 

 

长按二维码关注

 

2024年12月10日 10:3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