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及反思(上虞区傅滨飞)

首页    教学研究    优秀课例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及反思(上虞区傅滨飞)

 

公开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及反思

 

精华帖地址:http://lt.zjxxkx.com/showtopic-71352.aspx   

作者:傅滨飞

选自:小学科学教学论坛-资源中心-五年级资源

 

上虞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研会议暨名师高徒、专业发展共同体携手研修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活课堂·活评价·悦成长。我有幸执教五下第一单元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非常感谢领导和组织给我这次机会,也感谢在场所有老师的互动评课,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启发。

IMG_257

一、教学设计简述

【教材简析】

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生物的生存需要非生命环境和生命环境,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模拟设计生态瓶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分析动物或者植物的生存条件,进行有依据的设计最终达成概念整合的目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是非常感兴趣的,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作能力。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如何设计并制作一个生态瓶,如何维持一个小生态系统的平衡,根据生态瓶的大小,设计考虑非生物的多少,植物、动物数量多少、品种多少、体量大小等方面是有所欠缺和考虑的,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池塘的生物环境,知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非生物共同组成的。

2.通过分析池塘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认识到动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3.通过设计一个适合青鳉鱼生活的生态瓶,认识到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共存,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点:认识到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生物才能和谐共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微视频、探索记录表、材料商店说明书、材料贴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2分钟)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出示),它是谁,你们认识吗?

2.师:他是怎么生活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生活状态和习性吧,【播放视频】青鳉鱼的生存需要什么?

生:氧气、水、食物

师:孩子们你们想养青鳉鱼吗,让我们一起来为青鳉鱼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瓶吧。【板贴:设计和制作一个生态瓶】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构建情境的方法,聚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青鳉鱼生存需要的环境,揭示任务——设计一个适合青鳉鱼生活的生态瓶。定下项目任务后,学生迅速明确目标,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探究中。】

 

IMG_257

二、探索活动(预设25分钟)

1.探索活动1:建构“生态系统”概念(10分钟)

(1)师:让我们去青鳉鱼的老家池塘看一看吧,池塘里有很多成员,它们分别是谁?(出示池塘生态系统)

生:鱼、虾、蜻蜓、水草、田螺、鸭子、荷花、沙子、土(你的观察能力真强,观察的很全面)

师:你们能将他们分分类吗?(动物植物非生物)
师:浮萍、水草、荷花属于植物,鱼、虾、蜻蜓、田螺等属于动物。【板书:

物、动物】
师:还有他没有发现的成员吗?(手指一指提示学生),让我们把视角放在这儿。

生:石头、水、沙土、阳光

师:这些没有生命的物质也是池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称为非生物【板书:非生物】,这些成员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老师这里有四个问题,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生:(自由挑选问题回答)植物给动物提供氧气,植物给动物提供生活的地方——栖息地,很多动物以植物为食物。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提供肥料,让植物长更茂盛。青鳉鱼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形成的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我们称为群落。【板书:群落】

师:那非生物与动植物之间又存在着什么联系呢?

生: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沙子、石头给动物提供了居住环境,动植物生存都需要氧气,水提供了生存环境。【板书:生存需要】

师:所以说非生物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需要的环境,同时动植物的生长会改变非生物环境,有没有同学说一说动植物是怎么改变非生物环境的。

生:田螺可以吃掉水底的腐殖质、微生物,净化水质。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提高水中氧气含量,植物的根会紧紧抓住泥土,动物的粪便可以让土壤更加肥沃。【板书:改变】

师:群落里的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板书:生态系统】群落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生:生态系统范围更大,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池塘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建构“生态系统”概念。通过草原、海洋、森林等图片的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不同区域存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

IMG_257

2.探索活动2:设计一个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给青鳉鱼当新家。(15分钟)

(1)师:欢迎来到生态商店,请大家仔细阅读商品介绍,小组讨论选取你们需要的材料填写在记录单中。完成后再领取材料贴纸,贴在生态瓶合适的位置,在最后一栏完成小组评价。老师表达清楚了吗,请组长上来领取记录单和材料。

【设计意图:以“生态商店”的形式出示实验材料,并提供信息资料,为学生提供有设计依据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在本课知识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材料,展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生物、非生物的特性更加了解,逐渐达成共识:在有限的空间中,选择合适的植物动物和非生物条件组成生态系统】

IMG_257

三、展示活动拓展(预设10分钟)

1.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案,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师:其他小组觉得他们设计的怎么样,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生:提出建议,展示小组做出回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本课知识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展示自己的方案。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体现学生的设计思路,在评价环节中发现可优化的方面,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基于证据反思和调整设计方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IMG_257

贴纸是利用魔术贴制作的,可以重复利用

IMG_257

IMG_259

四、拓展(预设5分钟)

1.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生物、非生物的数量上有较多争议,你们觉得该如何确定呢?

生: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员,对比实验。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进行验证,如果想要探究青鳉鱼数量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对青鳉鱼生存的影响,我们该怎么设计实验呢?

生:改变的条件是青鳉鱼的数量,不变的是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师:观察什么?

生:青鳉鱼的生存状态、浮出水面的次数、生态瓶的变化

师:通过这些详细的对比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精确知道生物和非生物的数量,更好的帮助青鳉鱼设计制作一个新家。课后请各个小组虚心采纳同学们提出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并完善设计方案。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忍不住先制作了一个生态瓶

1.我先找了一个矿泉水桶,剪掉上面的部分

2.在桶底部装入清洗好的水草泥和火山石,再装入大半桶池塘水

3.在桶里种了几株金鱼藻,在水面上放一些浮萍

4.等植物存活后,再放入一些小动物

师: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态瓶就完成了。

IMG_257

五、总结

师: 我们的地球家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你还知道哪些像池塘这样的生态系统吗?

生:海洋、草原、森林(出示图片)

师:看来同学们举一反三的能力都很棒,的确如此,海洋草原森林都可以被称为生态系统,你知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吗?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师:在生态系统里,保护了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保护栖息地的环境,也就是保护了栖息地里的所有生物。(时间允许就问一问可以怎么保护生态系统)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非生物条件,来对比研究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通过了解其他生态系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IMG_257

 

教学反思

优点:

1.以“生态商店”的形式出示实验材料,并提供各材料信息资料,为学生搭建有设计依据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在本课知识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材料,展现自己的设计方案。

2.设计图以可反复使用的魔术贴纸来完成,美观、省时,还可以重复利用。

3.本课以“养青鳉鱼”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析青鳉鱼老家池塘重点成员,帮助学生建构“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为后面为青鳉鱼设计一个家做铺垫。

不足:

1.材料商店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有老师建议在探究记录单材料选择中再留两个空,可以写让学生把自己想要生物,这样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体现了思维增量。

2.魔术贴纸可以再精致一些,虽然在制作过程中已经考虑到了生物的大小比例,但还是没能做到1:1还原,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生存空间和数量的考虑。

3.可以先出示一个矿泉水桶,引导学生考虑生态瓶的大小,在学生交流时重点提出来,引发孩子对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的思考。

 

 

2025年3月5日 15:3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