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杭州市:杭州市小学科学教学评审暨新教材(一下)培训活动在春晖小学教育集团举行

首页    新闻速递    杭州市    杭州市:杭州市小学科学教学评审暨新教材(一下)培训活动在春晖小学教育集团举行

为深化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学经验交流,切实解决小学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系统推进2024版新教材的应用。2025年3月4日,杭州市2025年小学科学教学评审暨杭州市小学科学新教材(一下)培训活动在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科创小学隆重举行。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喻伯军,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教研员、特级教师徐春建,以及杭州市各区县市的小学科学教研员等多位专家莅临指导。杭州市近300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参与观摩,共同研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堂新样态。

来自全市6个县区的参评教师同台竞技,轮番呈现教学智慧与课堂驾驭能力。前期教师们深入研析新课标教材,精磨教学设计方案,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专家引领

 

喻伯军: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副主编。

喻伯军指出,新教材以大单元的方式构建教材内容,以情境化、体系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身经历和体验基于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为学生发展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提供有效载体并使之协同发展。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材结构,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探究实践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学习要求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

低年级的科学教学,要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能力和习惯为主要任务。以科学的内容吸引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爱科学的兴趣。

同时,良好的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应该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着重培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用好表扬的手段。表扬要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和习惯,让学生感觉到哪些行为和习惯是好的,是可以模仿的,是可以做到的,这样表扬就具有了引导性和可落实性。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莹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集团)党委书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和修订组核心成员。

徐莹莹指出,楼潇潇和赵燕娜老师的课堂既实用又值得深入研究,适合年轻老师学习。一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相关课程围绕观察、比较等思维活动展开,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特征。在教学材料选取上,如“认识物体的形状”可选择更有趣物品,“观察一杯水”的选材丰富利于对比。活动设计方面,两节课都引导学生经历多种经验转化过程,学习目标达成具有层次性。同时,老师注重让学生思维和实践结果可见,如通过合理板书设计和多样化教学活动来实现。两节课的拓展活动也很精彩。“认识物体的形状”将科学知识用于收纳篮球,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观察一杯水”通过混合不同密度液体和使用天平,帮助学生理解液体轻重。此外,教学情境设计自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机会。

 

 

徐春建: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小学科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人民政府“131”人才,浙派名师,教科版《科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

徐春建指出,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实验下水对于保障教学顺利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务必提前开展实验操作,只有教师自身对实验流程、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应对方法了然于心,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准确且有效的指导。

在一年级《常见的动物》单元教学中,徐老师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自然观察。自然观察环节的核心在于对生物特性的密切关注。就拿蚂蚁来说,蚂蚁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应激性是其显著特性之一。当蚂蚁突然被置于陌生环境时,往往会陷入惊慌失措的状态,这无疑给学生的有效观察带来极大阻碍,难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蚂蚁还具备社会性,在面对食物时,它们的本能反应并非自行食用,而是优先将食物搬往有蚁后的地方,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充分体现了蚂蚁群体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徐玉辉老师的教学方法极具借鉴意义。他通过事先饲养蚂蚁,并巧妙利用磁铁转移蚂蚁的方式,成功规避了蚂蚁因环境突然改变而产生的应激反应。这一做法使得蚂蚁能够迅速适应实验环境,快速进入实验状态,为学生的观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观察到蚂蚁的正常行为和特性。

徐老师期望全体教师能够深入、认真地学习好新课标。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将实验下水与自然观察等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堂展示

 

杭州市江晖小学的楼潇潇老师执教《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老师以“滚滚”游戏开启探究之旅,学生利用篮球、纸筒等材料,观察哪些物体的滚动情况。在“物体叠放”实验中,学生通过堆叠不同形状的物体,发现圆形物体因易滚动导致稳定性较差。这一发现与生活场景产生巧妙关联——当进入“小球收纳”任务时,各小组需设计防滚装置,孩子们提出的“凹槽固定”等创意方案,与篮球架上的球框设计等生活智慧不谋而合。本节课以“体验—探究—思考”为逻辑主线,融合游戏化教学与项目式学习,既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又展现了低年级科学课堂的活力。楼老师通过结构化材料设计和情境化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构建科学概念,为其科学素养的长期发展埋下种子。

 

杭州市钱塘区钱江小学的赵燕娜老师带来《观察一杯水》的科学课设计巧妙,课堂设计了三个挑战活动,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水的特征。特别是“在气球中寻找水宝宝”的活动,通过动手实践帮助学生区分液体、固体和气体的特征,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比水与其他液体的特征,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水的无色、透明、无味等特性。这种对比观察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水的认识。最后,教师通过异形瓶实验和天平验证,引导学生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且有重量的特征。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实证精神。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杭州市临安区东城小学的孟诗琪执教《观察一种动物》一课。老师以“化妆”成熊猫的狗引入,新颖有趣,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动物,为后续观察活动做好铺垫。紧接着引导学生从身体部位、食物、运动方式、生活环境和对外界的刺激等方面仔细观察蜗牛,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严谨性。最后引导学生比较蜗牛和螺蛳的异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动物的特征,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课堂上,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热烈。

 

建德市洋安小学的赖建鸿老师执教《观察一种动物》一课,以辨别真假熊猫的情境导入新课,简洁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观察动物的浓厚兴趣。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蜗牛与其他不知名动物的身体结构、食物、运动、生活环境和反应等方面特征,学会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还深入了解了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壳的保护作用以及腹足和黏液在爬行中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研究小动物的兴趣,以及学会了倾听和分享他人关于蜗牛的发现,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成果。通过这堂课,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从而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淳安县实验小学的徐玉辉老师带来《它们吃什么》这节课。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动物对食物的需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教师通过视频,使他们聚焦于动物的食物需求。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蚂蚁身体特征以及对不同食物的反应等。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研讨,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蚂蚁依靠感觉器官感知食物的方式,以及其他有趣或独特的行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此外,教师还安排了观察其他动物吃什么的活动,这渗透了根据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概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教学流程清晰,环节紧凑,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杭州市小营巷小学的陈灵老师执教《动物联欢会》一课。这节课以“森林电视台动物联欢会”为情境,紧扣一年级学情设计活动,体现了三大亮点:首先,情境创设真实有趣,通过视频展示常见动物特征,有效唤醒学生前认知;其次,活动设计层次分明,“模仿-猜谜-本领探究-创意表演”三环节由表及里,既训练观察模仿能力,又引导思考动物的动作、外形特征、生活场所;最后,教学具设计极具巧思,动物信息卡采用图文结合形式降低阅读难度,蚂蚁触角头饰、蜗牛壳背包等道具将抽象特征具象化。整堂课将科学探究融入戏剧表演,在趣味互动中培养了观察、推理与表达能力,尤其是通过模仿动物任务,使学生切身感知动物身体结构、行为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理念。

 

新课标蕴含着一系列新理念,新教材则切实彰显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精准把握新课标要求,充分利用新教材实施这一重要契机,积极将先进理念切实转化为自身实际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探索实践,致力于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从而卓有成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2025年3月10日 09:4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