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桐乡:“双新”背景下的学教方式转型
“双新”背景下的学教方式转型
——嘉兴市小学科学名优教师“携手送教”活动在志华小学举行
3月27日,嘉兴市小学科学名优教师“携手送教”活动在桐乡市崇福镇志华中心小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双新”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推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活动分为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展示两个环节。桐乡市教研员沈东明主持活动。
嘉兴教育学院义教处原处长张建芳作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实践策略》专题讲座。他强调,跨学科学习不仅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唯一途径和必然选择。张建芳还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具体的案例,讲授了不同的知识组合形态:拼学科、多学科、跨学科,为一线教师们实践跨学科学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引。
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陶燕老师执教《产生气体的变化》。陶老师首先借助“小苏打+白醋”实验,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苏打与白醋在混合前、混合中、混合后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避免“为什么”式的泛泛提问,转而聚焦于本节课能解答的具体问题。 随后,学生围绕“气体产生的变化”实验,着手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本堂课,学生的仔细观察、有效提问、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张秋佳老师和101班的学生一起研究《动物纸模大聚会》。通过猜猜是什么动物这个游戏引入,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主要特点,随后学生制作动物纸模,层层递进,让同学们对动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张老师让同学们把制作完成的模型在放合适的“自然环境中”,初步感知动物与环境生态。
桐乡市崇福镇志华中心小学钟丽霞老师执教《八颗行星》。本课通过思维建模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太阳系各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行星之间的距离、大小差异等因素,参与建模过程,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清晰呈现八大行星的各类基本特征,巧妙地融入数学比例关系及生命科学相关的思考,拓展学生思维。
桐乡市凤鸣天女中心小学朱秋艳老师执教《测试反应快慢》。朱老师从抓蜻蜓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通过蒙眼抓尺子,睁眼抓尺子,看看你抓尺子的得分三个抓尺子小游戏,循序渐进,让学生从初步感知转变为数据描述,用数据描述变化规律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出“反应快慢是可以被强化训练”的结论。
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吴标清老师对相关的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吴老师充分肯定了教师在课堂设计中的创新尝试,同时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吴老师指出,科学课堂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学情,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桐乡市小学科学教研员沈东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强调了小学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为教师们今后的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