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网

XIAO XUE KE XUE JIAO XUE WANG

专注于小学科学教育

 

  • 回到顶部
  • 0571-56870075
  • QQ客服
  • 小学科学教学

论坛精华帖:《产生气体的变化》器材改进与课堂实践

首页    论坛好帖    论坛精华帖:《产生气体的变化》器材改进与课堂实践

精华帖地址:http://lt.zjxxkx.com/showtopic-71599.aspx

作者:夏薏

选自:小学科学教学论坛-教学研究

   最近听了很多版本的《产生气体的变化》这节课,结合我的课堂实践对这节课也有了一些思考。

一、探索活动1的思考

1. 情境的创设

       这节课的探索一,需要观察“白砂糖”“食盐”“小苏打”分别与“水”“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如何让这个活动的导入更自然,更有吸引力。温州的陈铮铮老师用“水鞭炮”成分探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椒江的徐玲英老师利用自制家庭灭火器需要什么材料为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但是不管哪种情境,都是聚焦产生气体的变化,并且引导学生探索哪些物质混合才会产生气体,与生活密切联系。

      

2. 教具的改进

      陈老师是利用试管和注射器来完成液体和固体颗粒的混合,并且通过震荡试管加速物质的变化。徐老师利用操作盘,将6个瓶盖固定在同一个盘子上,中间还放置上反应前的三袋固体物质进行反应前后的对比。

       

二、探索活动2的思考

       活动2主要是收集新产生的气体。教材里的装置其实也是很方便学生观察气体的产生,但是不便于气体的检验。陈老师用了密封袋、软管和注射器将气体的收集与检验集于一体,并且在操作前利用一组动图帮助学生的操作。现象很明显,能够轻松检验出新产生的气体具有无色透明、能灭火和比空气重的特点。

      徐老师则是在密封袋中间加了一个夹子进行阻隔,在需要反应时,拿走夹子,便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但是依然不便于气体性质的检验。

      

      后来我利用气球继续讲装置进行简化,将小苏打装于气球中,事先在密封袋中装上白醋,并且在密封袋中打一个洞,利用热熔胶枪连上一根塑料软管进行气体性质的检验。

效果同样很明显,再利用记录单引导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产生的变化。

   

 

 

三、关于研讨活动的思考

       经过研讨之后,学生能顺利发现新产生的气体具有无色、透明比空气重的特点。但是这有这样性质的气体有很多,那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如何突破呢?很多学生其实也都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那顺势直接告知?

玉环的陈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利用线上deep seek进行提问,解决问题。知识性的学习内容是学不完的,deepseek、豆包等AI软件的出现,就更不需要孩子对知识性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提问能力、资料查找、整合、鉴别能力是这个时代的孩子更需要具备。

四、关于拓展活动

      由于课堂时间比较有限,所以观察更多能与白醋产生气体的反应不能在课堂内完成。所以我也布置了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个能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进行观察与记录。孩子们的实验现象都还是很明显的。并且通过实践之后也发现,开封过一段时间的醋效果一般都比较差,白醋达到一定浓度时,现象会更加明显一些。甚至家长们比孩子还要激动,到处对比别家的和自家的现象的区别,买各种醋进行对比实验,热情高涨的很。

 

    
       陈铮铮老师的那个拓展作业,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一个气体喷泉”,不仅仅只是产生气体而已,更是能利用气体大量产生的同时产生喷泉效果,更侧重于反应的应用,并且乐趣十足,也很值得学习。

       

2025年4月3日 10:58
浏览量:0